“惟有林下道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惟有林下道人”全詩
木人空嘆息,石女淚雙垂。
惟有林下道人,絕學無為。
百不會,百不知。
拈起少林無孔笛,逆風吹了順風吹。
分類:
《偈頌四十一首》釋普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四十一首》
寒食潮節,家家拜掃時。
On the Cold Food Festival, every household pays homage by sweeping.
木人空嘆息,石女淚雙垂。
Wooden men sigh in vain, stone women shed tears.
惟有林下道人,絕學無為。
Only the hermit in the forest, practicing the art of non-action.
百不會,百不知。
Ignorant of a hundred arts, ignorant of a hundred knowledges.
拈起少林無孔笛,逆風吹了順風吹。
Picking up the flute without holes from Shaolin, blowing against the wind and with the wind.
詩意與賞析:
《偈頌四十一首》是宋代釋普寧的詩作,描述了寒食潮節(即清明節)時的一場景象。寒食潮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人們于此日祭祖掃墓,寄托哀思和思念之情。詩中,作者以木人和石女為比喻,描繪出人們在寒食潮節時的哀傷和悲痛之情。然而,在這種悲痛中,只有林下道人保持了無為的狀態,不牽扯于世俗的憂慮和紛爭之中。他并不懂得世間百事,也不關心百事,只是專心于練習"無為"的藝術。詩末的"拈起少林無孔笛,逆風吹了順風吹"表達了林下道人毫無拘束地與風相互應和的狀態,象征了他超脫塵世的境界。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寒食潮節時人們的哀思和林下道人的超脫,表達了追求無為和超越塵世的人生境界,以及在短暫的人生中,安于無為的價值觀和境界。雖然人們身處在世俗的喧囂中,但只有寥寥無幾的“林下道人”才能達到超脫塵世的境界,這種超脫也被賦予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無為和超脫融入了佛教的修行思想,重視個體內心的平和與寧靜。這首詩詞表達了釋普寧對于超脫塵世和修行境界的追求和理解,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惟有林下道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sì shí yī shǒu
偈頌四十一首
hán shí cháo jié, jiā jiā bài sǎo shí.
寒食潮節,家家拜掃時。
mù rén kōng tàn xī, shí nǚ lèi shuāng chuí.
木人空嘆息,石女淚雙垂。
wéi yǒu lín xià dào rén, jué xué wú wéi.
惟有林下道人,絕學無為。
bǎi bú huì, bǎi bù zhī.
百不會,百不知。
niān qǐ shǎo lín wú kǒng dí, nì fēng chuī le shùn fēng chuī.
拈起少林無孔笛,逆風吹了順風吹。
“惟有林下道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