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遇徒然更再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遇徒然更再三”出自宋代釋普信的《頌古九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wèi yù tú rán gèng zài sān,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未遇徒然更再三”全詩
《頌古九首》
當時卞璧親持獻,未遇徒然更再三。
折葦渡江江上水,滔滔今古色如藍。
折葦渡江江上水,滔滔今古色如藍。
分類:
《頌古九首》釋普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九首》
當時卞璧親持獻,
未遇徒然更再三。
折葦渡江江上水,
滔滔今古色如藍。
譯文:
那時卞璧親自獻上珍寶,
無緣遇見又反復期待多次。
拾起葦子渡過江河上的水,
滾滾不息,如今古今相似的色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頌古九首》是宋代佛教禪師釋普信創作的,表達了對古代文物的贊美和對歷史傳承的敬意。
詩中提到的“卞璧”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物,相傳為商代時期的青銅器,被譽為中國大陸最早的青銅器之一。詩人借用這個典故,表達了自己對古物珍貴的敬畏之情。盡管詩中提到自己多次期待,但未能真正遇見卞璧,這表明珍寶的確實珍貴而難得。
詩中的“折葦渡江”意味著尋求突破和超越,象征著對人生的探索和追求。江上的水,滔滔不絕,流淌的歷史悠久,色彩永恒又千變萬化。這句抒情的描繪,使詩詞表達了古代文明的浩渺和永恒。
整首詩以簡練的筆觸展示了對文化傳承的思考和倡導,通過贊美古物,讓人們不忘歷史,珍視文化遺產。詩人的審美情趣和對古代文明的熱愛與贊美都在這首詩中得以體現。
“未遇徒然更再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jiǔ shǒu
頌古九首
dāng shí biàn bì qīn chí xiàn, wèi yù tú rán gèng zài sān.
當時卞璧親持獻,未遇徒然更再三。
zhé wěi dù jiāng jiāng shàng shuǐ, tāo tāo jīn gǔ sè rú lán.
折葦渡江江上水,滔滔今古色如藍。
“未遇徒然更再三”平仄韻腳
拼音:wèi yù tú rán gèng zài sān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未遇徒然更再三”的相關詩句
“未遇徒然更再三”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未遇徒然更再三”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未遇徒然更再三”出自釋普信的 《頌古九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