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眼人前”全詩
惡業苦無多,平白披毛去。
明眼人前,一場笑具。
分類:
《偈頌一百零二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零二首》
未入雞足山,
不踏黃梅路。
惡業苦無多,
平白披毛去。
明眼人前,
一場笑具。
中文譯文:
如果沒有踏上雞足山,
就不會經過黃梅路。
惡業的積累并不多,
我只是為了修行而放棄世俗。
在明眼人面前,
我成為了笑柄。
詩意:
這首詩是由宋代佛教禪師釋紹曇所寫。詩中表達了修行者放下世間紛擾,追求內心的解脫和升華的主題。作者告誡人們,如果不踏上雞足山(即修行之路),不經歷苦難和磨礪,就無法領悟真理。作者選擇了放棄塵世名利,過著簡樸的生活,以此來超脫惡業的困擾。然而,這樣的選擇在一部分人眼中成為了笑柄。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修行態度和選擇,通過一些寥寥幾字的描述,揭示了修行者的內心境界。詩中所描述的雞足山和黃梅路都是佛教中重要的修行勝地和障礙物,以此來象征修行之路的艱辛和付出的努力。詩中的惡業指的是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和執念,作者認為修行者應該要舍棄這些惡業,以達到內心的解脫和升華。然而,作者也意識到,在俗人眼中,修行者的選擇可能不為人理解,甚至被戲謔和笑視。這種對常人的誤解和戲謔,使得修行者需要更加堅定和執著,繼續修行的道路。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運用簡潔而形象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修行道路上種種艱辛和他人嘲笑的思考和回應。表達了修行者追求內心解脫的決心和堅持,以及對世俗觀念的超越。
“明眼人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líng èr shǒu
偈頌一百零二首
wèi rù jī zú shān, bù tà huáng méi lù.
未入雞足山,不踏黃梅路。
è yè kǔ wú duō, píng bái pī máo qù.
惡業苦無多,平白披毛去。
míng yǎn rén qián, yī chǎng xiào jù.
明眼人前,一場笑具。
“明眼人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