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蘩禮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蘋蘩禮著”全詩
音盈鳳管,彩駐龍旂。
洪歆式就,介福攸歸。
送樂有闋,靈馭遄飛。
《郊廟歌辭·郊天舊樂章·豫和》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郊廟歌辭·郊天舊樂章·豫和》
豫和的中文譯文:
蘋蘩禮著,黍稷誠微。
音盈鳳管,彩駐龍旂。
洪歆式就,介福攸歸。
送樂有闋,靈馭遄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郊天古樂章中的一段豫和樂。它以美麗的意象和動人的語言,表達了在郊廟祭祀儀式中所呈現出的和諧、莊重和祥和的氛圍。
詩中提到的蘋蘩和黍稷是古代祭祀儀式中所使用的植物,代表著豐收和祈福。蘋蘩象征著美好的愿望和喜悅,黍稷則象征著人們對稻谷和谷物的感恩之情。這兩種植物的存在,使得整個儀式更加莊重而神圣。
鳳管的音樂聲和彩旗的飄揚,營造出一種歡樂和慶典的氛圍。鳳管是一種古代樂器,其婉轉高亢的音色在儀式中奏響,使得整個場景充滿了音樂的韻律。彩旗則是祭祀儀式中常見的裝飾品,它們的色彩斑斕和飄揚的形態,增添了喜慶和熱鬧的氣氛。
詩詞中的洪歆、介福是指負責主持儀式和祭祀的官員,他們以莊嚴的儀態和恭敬的心態擔任職責,使得整個儀式更加神圣莊重。他們的歸來,象征著祭祀儀式的圓滿完成和圣神的接受。
送樂有闋,靈馭遄飛,描述了樂曲的結束和離去。闋是古代詩歌的一個單位,這里指樂曲的尾聲。靈馭遄飛表達了音樂籠罩的空間中神圣氣息的飄散,樂聲隨著祭祀的圓滿完成而漸行漸遠,仿佛神靈駕馭著靈車遠離人間。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郊廟祭祀儀式中的音樂、儀仗和官員的形象,展示了古代社會對神靈的崇敬、對豐收和祥和的向往。它表達了一種莊重而歡樂的氛圍,使人沉浸在祭祀儀式的場景中,感受到神圣和寧靜的力量。
“蘋蘩禮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miào gē cí jiāo tiān jiù yuè zhāng yù hé
郊廟歌辭·郊天舊樂章·豫和
píng fán lǐ zhe, shǔ jì chéng wēi.
蘋蘩禮著,黍稷誠微。
yīn yíng fèng guǎn, cǎi zhù lóng qí.
音盈鳳管,彩駐龍旂。
hóng xīn shì jiù, jiè fú yōu guī.
洪歆式就,介福攸歸。
sòng lè yǒu què, líng yù chuán fēi.
送樂有闋,靈馭遄飛。
“蘋蘩禮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