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作雷風登嶺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作雷風登嶺難”全詩
靈祇不許世人到,忽作雷風登嶺難。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寄黃尊師》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黃尊師》是唐代詩人韋應物所作,在詩中表達了對尊師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寄黃尊師
結茅種杏在云端,
掃雪焚香宿石壇。
靈祇不許世人到,
忽作雷風登嶺難。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給黃尊師寄語
在云端結茅種植杏樹,
刮雪焚香住在石壇。
靈祇不允許世人進入,
突然間有雷風登上山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了對黃尊師的思念和敬意。詩人在云端結茅種植杏樹,掃雪焚香,宿在石壇之上。這里的云端和石壇象征著高遠之境,詩人希望通過修行和超越塵世的行為來表達對尊師的敬重和追求。
然而,詩中提到靈祇阻止了世人接近,這是一種象征手法,意味著高深的修行境界無法為常人所達。最后兩句"忽作雷風登嶺難"表達了詩人通過雷鳴和狂風的比喻來形容在修道過程中的困難和艱辛。
這首詩通過表達對黃尊師的景仰與思念,同時揭示了修行之路的艱辛和高遠的追求。詩人通過獨特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傳達了自己對尊師的敬重和追求,展示了對修行境界的向往和努力。
總之,《寄黃尊師》通過表達對尊師的敬意和思念,展示了詩人對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對修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的認識。詩詞中的意象與象征手法使其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哲理性,是一首具有獨特韻味的詩歌作品。
“忽作雷風登嶺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huáng zūn shī
寄黃尊師
jié máo zhǒng xìng zài yún duān, sǎo xuě fén xiāng sù shí tán.
結茅種杏在云端,掃雪焚香宿石壇。
líng qí bù xǔ shì rén dào, hū zuò léi fēng dēng lǐng nán.
靈祇不許世人到,忽作雷風登嶺難。
“忽作雷風登嶺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