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令千古之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致令千古之下”全詩
致令千古之下,兒孫逐惡隨邪。
分類:
《頌古八首》釋元聰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八首》是一首詩詞,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侶釋元聰。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釋尊拈起枝花,
The Buddha picks up a branch of flowers,
分明勾賊破家。
Clearly exposing the villain who destroys families.
致令千古之下,
Causing future generations,
兒孫逐惡隨邪。
To follow evil and wickedness.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釋尊(釋迦牟尼佛)拈起一枝花來表達了對于惡劣行徑的揭露和警示。枝花象征著純潔和美好,而勾賊破家則代表了邪惡和破壞。詩人試圖通過這幅畫面來傳達一種思想:當惡人的行為被揭露后,他們所帶來的惡果會影響到后代,導致他們步入邪路。
這首詩詞的詩意非常明確,強調了善惡的對立和后果的必然性。詩人通過簡潔有力的表達方式,展示了對于惡人行為的譴責和對于善行的推崇。詩人認為,只有堅守善良和道義,才能避免后代步入邪惡的軌道。
這首詩詞使人們深思,它在宣揚善惡觀念的同時,也提醒人們要警惕自己的行為對后代的影響。這種思想在佛教中有著深刻的意義:通過修行能夠達到解脫和返璞歸真的境界。
總的來說,《頌古八首》是一首具有明確主題和深刻教義的詩詞,通過簡練的用詞和形象生動的描寫,傳達了對于惡人行為的譴責和對于善行的推崇,呼吁人們銘記善惡的對立,警惕自己的行為對后代的影響。
“致令千古之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bā shǒu
頌古八首
shì zūn niān qǐ zhī huā, fēn míng gōu zéi pò jiā.
釋尊拈起枝花,分明勾賊破家。
zhì lìng qiān gǔ zhī xià, ér sūn zhú è suí xié.
致令千古之下,兒孫逐惡隨邪。
“致令千古之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