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泉澄檻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泉澄檻外”全詩
景物有遷色,主人無異顏。
野泉澄檻外,香藹起簾間。
涼夜誰相問,寥寥月滿山。
分類:
《留題紹公寂照軒》釋真凈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留題紹公寂照軒》是宋代釋真凈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留在紹公的寂照軒上方
幽軒的名字是寂照,
坐在四海之間悠閑無憂。
景物發生變化,
但主人面色不變。
野泉清澈地流出欄桿外,
芬芳的香氣散發在簾間。
寒冷的夜晚,誰會相互詢問呢?
寥寥無幾的月光灑滿山間。
詩意:
《留題紹公寂照軒》描繪了一幅寧靜祥和、美麗動人的山居圖景。詩人以紹公的寂照軒為題材,借此寫景,表達了對自然景色和友人閑適生活的贊美之情。
賞析:
1. 詩詞的開篇以“幽軒名寂照”引出了詩詞的主題——詩人留題寂照軒,把這個幽雅的雅室作為詩意的中心,同時揭示了詩人追求寧靜和倚靠自然的志趣。
2. 詩句“四海坐中閒”突出了詩人在這個幽軒中的寧靜和自由之感,他在這個雅室中,仿佛獨占了萬頃山川和天地風光。
3. “景物有遷色”表明時光的推移和自然界物象的變化,較好地表現了生活的流轉和變動。而主人“無異顏”,則可視為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不受外界變化所動,表現了作者內心的淡定和超然。
4. 詩中的“野泉澄檻外”和“香藹起簾間”描繪了自然界的美景,野泉清澈而舒適,香氣彌漫在簾子之間,強調了自然的寧靜與美好。
5. 在夜晚的涼爽中,詩人借問“誰相問”,恰到好處地表達了人們在靜謐的環境中相互沉思的心態,并通過“寥寥月滿山”富有詩情地描繪了安詳寧靜的夜晚景象。
綜上所述,《留題紹公寂照軒》以寂照軒作為中心,抒發了作者對幽雅寧靜的山居生活和自然景色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寧靜超然心態的向往。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內心體驗,該詩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美好、意境深遠的藝術境界。
“野泉澄檻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tí shào gōng jì zhào xuān
留題紹公寂照軒
yōu xuān míng jì zhào, sì hǎi zuò zhōng xián.
幽軒名寂照,四海坐中閒。
jǐng wù yǒu qiān sè, zhǔ rén wú yì yán.
景物有遷色,主人無異顏。
yě quán chéng kǎn wài, xiāng ǎi qǐ lián jiān.
野泉澄檻外,香藹起簾間。
liáng yè shuí xiāng wèn, liáo liáo yuè mǎn shān.
涼夜誰相問,寥寥月滿山。
“野泉澄檻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