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時難辨墨中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轉時難辨墨中煤”全詩
照處易分雪里粉,轉時難辨墨中煤。
鳥歸無影樹頭宿,華在不萌枝上開。
際會風云底時節,寒梭出蟄一聲雷。
分類:
《偈頌二百零五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釋正覺創作的一首詩。該詩描述了菩提無樹,光明無塵的境界。
中文譯文:
菩提無樹鏡非臺,
虛凈光明不受埃。
照處易分雪里粉,
轉時難辨墨中煤。
鳥歸無影樹頭宿,
華在不萌枝上開。
際會風云底時節,
寒梭出蟄一聲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菩提無樹、鏡無臺,表達了佛法中的虛凈光明之境。菩提是指覺悟的智慧,菩提無樹意味著沒有外在的影響或依附而能體現智慧。強調了菩提的本質純凈,沒有煩惱磨難的污染,即光明不受埃塵之物的侵擾。比喻佛性純凈無染。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光明照耀的地方,雪上覆蓋的粉末很容易被分辨,而墨中的煤黑則難以辨別。暗喻佛性光明照耀的領悟能夠照見真相,洞察現象背后的本質,而看待世間的事物不能被表象迷惑。
后兩句表達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鳥兒歸巢卻沒有留下影子,花朵之美不依附于樹枝生長。這里再次強調了佛法中超越因果的境界,事物自自然然地存在,不受外在因素的約束和影響。
最后一句表達了機遇的臨近,風云底時節,意味著時機已到。在突如其來的雷聲中,暗示了蟄伏已久的事物即將被喚醒或改變。寒梭出蟄,象征著從寂靜中傳出一聲雷鳴,比喻生命的復蘇或是事物的改變。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表達了菩提境地的純凈和超越,以及大自然中的和諧美景。詩歌悠遠雋永,語言簡潔而富含哲理,給人以思考和冥想的空間。
“轉時難辨墨中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èr bǎi líng wǔ shǒu
偈頌二百零五首
pú tí wú shù jìng fēi tái, xū jìng guāng míng bù shòu āi.
菩提無樹鏡非臺,虛凈光明不受埃。
zhào chù yì fēn xuě lǐ fěn, zhuǎn shí nán biàn mò zhōng méi.
照處易分雪里粉,轉時難辨墨中煤。
niǎo guī wú yǐng shù tóu sù, huá zài bù méng zhī shàng kāi.
鳥歸無影樹頭宿,華在不萌枝上開。
jì huì fēng yún dǐ shí jié, hán suō chū zhé yī shēng léi.
際會風云底時節,寒梭出蟄一聲雷。
“轉時難辨墨中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