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倒騎猛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張天師倒騎猛虎”全詩
只將者個拄杖,用作降魔鐵杵。
楚大夫活捉獰龍,張天師倒騎猛虎。
觸翻東海鯉魚,直得傾貧下雨。
分類:
《偈頌四十二首》釋祖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今朝五月端午,
不用書符咒語。
只拿此拐杖,
用作降魔的鐵杵。
楚國大夫活捉兇猛的龍,
張天師倒騎兇猛的虎。
觸動東海的鯉魚,
直至貧民得以下雨。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釋祖先所作的《偈頌四十二首》中的一首。詩中描繪了一系列神話傳說和傳奇故事中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對于超凡力量和英雄壯舉的敬佩和贊美。
詩中的五月端午,是指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此時正值盛夏時節,也被認為是陰氣最濃的時刻,適合進行降魔驅邪的活動。然而,詩人卻告誡人們不必動用書符咒語等巫術,只需拿起手中的拐杖,這根拐杖象征著正義和力量,可以化作降魔的鐵杵,進行對抗邪惡的斗爭。
接著,詩中列舉了幾個神話中的英雄事跡,如活捉兇猛的龍和倒騎猛虎等。這些場景生動地展現了超凡、勇敢和詭異的力量,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最后一句“觸動東海的鯉魚,直至貧民得以下雨”則揭示了這些英雄行為帶來的福澤,將神奇的力量與人間的喜悅聯系起來。
整首詩以夸張、奪目的場景為主線,表現了人們對于英雄、神話和傳奇的渴望和向往。通過描述超凡的斗爭,讓人們感受到正義和力量的力量,并帶給他們希望和勇氣。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奇而奇幻的世界,以及人們對于力量與正義的追求。
“張天師倒騎猛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sì shí èr shǒu
偈頌四十二首
jīn zhāo wǔ yuè duān wǔ, bù yòng shū fú zhòu yǔ.
今朝五月端午,不用書符呪語。
zhǐ jiāng zhě gè zhǔ zhàng, yòng zuò xiáng mó tiě chǔ.
只將者個拄杖,用作降魔鐵杵。
chǔ dài fū huó zhuō níng lóng, zhāng tiān shī dào qí měng hǔ.
楚大夫活捉獰龍,張天師倒騎猛虎。
chù fān dōng hǎi lǐ yú, zhí de qīng pín xià yǔ.
觸翻東海鯉魚,直得傾貧下雨。
“張天師倒騎猛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