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篁百本松千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篁百本松千尺”全詩
苔生晚片應知靜,雪動秋根會見閒。
瘦鶴獨隨行藥后,高僧相對試茶間。
疏篁百本松千尺,莫怪頻頻此往還。
分類:
《待月詩》宋光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待月詩
入夜跏趺多待月,
移時箕踞為看山。
苔生晚片應知靜,
雪動秋根會見閒。
瘦鶴獨隨行藥后,
高僧相對試茶間。
疏篁百本松千尺,
莫怪頻頻此往還。
中文譯文:
等待月亮的詩
夜幕降臨,多在禪室中靜坐等待月亮,
時而移動身姿,以便看見山景。
苔蘚在夜晚的片刻中悄然生長,說明環境安靜,
雪花飄落,秋天的樹根寧靜相逢。
一只瘦削的鶴單獨跟隨行者,行至靈藥后,
與一位高僧相對品茶于禪室之間。
散落的竹籬中有上百根竹子,松樹高達千尺,
莫要覺得頻繁往返此地令人驚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寧靜寂靜的夜晚中,作者在禪室中等待月亮升起的情景。詩中所描述的動作,如跏趺坐、箕踞等,都是禪修中常見的姿勢,表明作者正在修行中等待內心的安寧和光明。同時,作者將等待月亮的時間與觀賞山景的時間相結合,顯示了他對自然景色的關注和對宇宙和人心的思考。
詩中提到的苔蘚生長和雪花飄落,是對自然界的觀察,同時也可以視為作者對內心寂靜的體現。瘦鶴跟隨行者,高僧與作者品茶的情景,可以理解為修行路上的伴侶和導師,相互交流心靈的體驗和修行的智慧。
詩的最后兩句提到了散落的竹籬和高大的松樹,形象地表達了作者頻繁往返于此地的意象。這可能是作者尋求內心寧靜和開悟之地,在這樣的環境中與自然和自己的內心對話,進行禪修和修行。這也是中國文化中“山靜自在人心靜”的思想的體現。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禪修和觀察自然中追求內心寧靜和自我覺醒的過程。同時,它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對修行和心靈智慧的追求和贊美。
“疏篁百本松千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yuè shī
待月詩
rù yè jiā fū duō dài yuè, yí shí jī jù wèi kàn shān.
入夜跏趺多待月,移時箕踞為看山。
tái shēng wǎn piàn yīng zhī jìng, xuě dòng qiū gēn huì jiàn xián.
苔生晚片應知靜,雪動秋根會見閒。
shòu hè dú suí háng yào hòu, gāo sēng xiāng duì shì chá jiān.
瘦鶴獨隨行藥后,高僧相對試茶間。
shū huáng bǎi běn sōng qiān chǐ, mò guài pín pín cǐ wǎng huán.
疏篁百本松千尺,莫怪頻頻此往還。
“疏篁百本松千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