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鳥共開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猿鳥共開扉”全詩
諸峰何日別,一錫犯寒歸。
夜宿誰聞磬,晨齋自采薇。
遙知到禪宇,猿鳥共開扉。
分類:
《僧》孫何 翻譯、賞析和詩意
《僧》
去路馀千里,
行行雪灑衣。
諸峰何日別,
一錫犯寒歸。
夜宿誰聞磬,
晨齋自采薇。
遙知到禪宇,
猿鳥共開扉。
中文譯文:
離開故鄉的路還剩下千里,
一路上雪花飄灑在衣上。
那些陡峭的山峰何時才能到達,
一只禪杖頂風冒寒歸來。
夜晚住宿時,有誰聽到禪室里的木魚聲,
早晨在小鎮采摘薇草作早餐。
遙遠地知道禪宇遠在何處,
猿猴和鳥兒共同推開它的門扉。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寫僧人在世界上漂泊的旅途,表達了一種禪修者追求心靈寧靜與自由的向往。詩中的“去路馀千里”和“行行雪灑衣”揭示了僧人在行走的過程中,所經歷的艱辛和寂寥。詩人以“諸峰何日別,一錫犯寒歸”表達了僧人對山嶺禪宇的思念和回歸的愿望。
在夜晚的禪室里,靜謐的木魚聲成為僧人宿主時的伴侶,早晨則在自然中采摘薇草,給自己一個清晨的禪修。詩人用“夜宿誰聞磬,晨齋自采薇”描繪了僧人獨自修行的情景,展現了禪修者獨處時追求內在平靜的狀態。
最后兩句“遙知到禪宇,猿鳥共開扉”傳遞了一種心靈超越時空的感悟。詩人在遠處,通過心靈的聯系知道禪宇的存在,而猿猴和鳥兒則象征著自然與人的和諧共處。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勾勒出僧人的行旅與靜修。通過詩人對禪修生活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忍受寂寥孤獨,追求內心慰藉和自由的禪修者心情。整首詩凝練而有力,運用了自然景物來烘托僧人的禪修境地,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與境界。同時,通過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強調了人與宇宙之間的親密聯系。該詩表現出了早期宋代文人對禪宗文化的關注和憧憬,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心靈寄托和內在追求的共鳴。
“猿鳥共開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ēng
僧
qù lù yú qiān lǐ, xíng xíng xuě sǎ yī.
去路馀千里,行行雪灑衣。
zhū fēng hé rì bié, yī xī fàn hán guī.
諸峰何日別,一錫犯寒歸。
yè sù shuí wén qìng, chén zhāi zì cǎi wēi.
夜宿誰聞磬,晨齋自采薇。
yáo zhī dào chán yǔ, yuán niǎo gòng kāi fēi.
遙知到禪宇,猿鳥共開扉。
“猿鳥共開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