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無俗駕真堪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無俗駕真堪隱”全詩
門無俗駕真堪隱,院有禪僧便不村。
百頃霜黃收{左禾右罷}稏,一泓寒綠養蘭蓀。
我來訪道連宵宿,共撥爐灰仔細論。
分類:
《過羅首》湯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羅首
山勢迢迢萬馬奔,
就寬平處著只園。
門無俗駕真堪隱,
院有禪僧便不村。
百頃霜黃收{左禾右罷}稏,
一泓寒綠養蘭蓀。
我來訪道連宵宿,
共撥爐灰仔細論。
中文譯文:
越過羅首山,
山勢崇高,仿佛萬馬奔騰。
在廣闊平地上有一座小園,
園門沒有常人所駕駛的馬車,正適合隱居。
院子里有禪僧,一切已不像村子的樣子。
數百頃的稻田黃了,程序已結束,
一池寒綠之中養著蘭花。
我前來訪問道義,連續夜宿,
一起撥動爐灰,細細品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與居民生活為主題,展示了作者對清凈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山勢崇高壯觀,仿佛萬馬奔騰,這種奔放之感與俗駕相對應,突顯了作者希望遠離喧囂、隱居于山林之中的愿望。禪僧的出現更加加強了幽靜的氛圍,與村莊的喧囂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詩中也充滿了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和描繪,如稻田的收割、植物的生長等等。這些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于大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瑣碎細節的關注,也彰顯了他對于寧靜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我來訪道連宵宿,共撥爐灰仔細論”表達了作者的求學之心和對于學問的追求。這種追求使得作者愿意與人共同討論,傳遞對于道義的思考和探究。這種求學之心與前文所表達的對寧靜生活的渴望相契合,共同構成了整首詩的主題。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背景,呈現了作者對于寧靜、清凈生活的向往,表達了對溫和的田園生活的追求和對于道義學問的探究。同時,詩中細膩的描寫和對于細節的關注也給讀者帶來了真切的感受,展示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深刻觀察和情感體驗。
“門無俗駕真堪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luó shǒu
過羅首
shān shì tiáo tiáo wàn mǎ bēn, jiù kuān píng chù zhe zhǐ yuán.
山勢迢迢萬馬奔,就寬平處著只園。
mén wú sú jià zhēn kān yǐn, yuàn yǒu chán sēng biàn bù cūn.
門無俗駕真堪隱,院有禪僧便不村。
bǎi qǐng shuāng huáng shōu zuǒ hé yòu bà yà, yī hóng hán lǜ yǎng lán sūn.
百頃霜黃收{左禾右罷}稏,一泓寒綠養蘭蓀。
wǒ lái fǎng dào lián xiāo sù, gòng bō lú huī zǐ xì lùn.
我來訪道連宵宿,共撥爐灰仔細論。
“門無俗駕真堪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