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祉洪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納祉洪延”全詩
丹青寰宇,宮徵山川。
神祇畢降,行止重旋。
融融穆穆,納祉洪延。
分類:
《明皇祀圜丘樂章·太和》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明皇祀圜丘樂章·太和》是唐代的一首詩詞,作者不詳。這首詩詞描述了明皇帝在郊壇上舉行祭天儀式的場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郊壇上,帝王齋戒,禮樂祭天。
丹青描繪著宇宙,宮商描繪著山川。
神明紛紛降臨,行止重復循環。
莊嚴肅穆,祥瑞滿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皇帝在郊壇上舉行隆重的祭天儀式。帝王戒除一切俗務,按照禮儀和音樂的規定,向天地神明表示敬意。通過丹青描繪宇宙、宮商描繪山川,表達了對宇宙和自然的景仰和敬畏之情。神明紛紛降臨,行止循環不已,展示了祭天儀式的莊重和神圣。整個儀式充滿莊嚴肅穆的氛圍,祥瑞紛至,預示著國家吉祥安寧。
賞析:
《明皇祀圜丘樂章·太和》以優美的詞藻和婉約的表達方式,展示了唐代祭天儀式的盛況和莊嚴氣氛。通過描繪宇宙和山川,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景仰和敬畏之情,凸顯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神明降臨和行止重復的描寫,突出了祭天儀式的重要性和莊重氣氛。整首詩詞以肅穆莊嚴的語言氛圍,表達了人們對天地神明的崇敬和對國家安寧祥和的期盼。
這首詩詞的情感真摯,意境明確,通過對儀式場景的描繪,展示了古代帝王祭天的隆重氣氛和人們對天地神明的崇敬之情。它不僅展示了唐代禮制的莊嚴和音樂的美妙,還表達了人與自然、人與神明的和諧關系。這首詩詞在文化傳統和歷史背景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對古代禮儀文化的珍貴記錄。
“納祉洪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huáng sì yuán qiū yuè zhāng tài hé
明皇祀圜丘樂章·太和
jiāo tán zhāi dì, lǐ yuè sì tiān.
郊壇齋帝,禮樂祀天。
dān qīng huán yǔ, gōng zhēng shān chuān.
丹青寰宇,宮徵山川。
shén qí bì jiàng, xíng zhǐ zhòng xuán.
神祇畢降,行止重旋。
róng róng mù mù, nà zhǐ hóng yán.
融融穆穆,納祉洪延。
“納祉洪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