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在何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家在何處”全詩
遙聞難犬聲,人家在何處。
分類:
《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汪炎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
江沖遊立谷,竹響宿紅樓。
落日千家花,秋風一樹秋。
游子逢吏民,野雲添野愁。
歸家春已暮,金事日不休。
世俗迷云深,尋常安得守?
但願隨牽羊,卻應隨馬首。
葉徑無燒痕,泉書有草路。
謙堂勸勿觸,翰林請忍手。
採薪樵去路,長行樹梢遙。
聞犬耳閒足,知人家於邀。
遠公留詔意,青嶂更陽曉。
一風何處連,蕭蕭煙水遙。
青是禪院遠,白是黍田小。
高處松圖幅,深霞月桂宵。
華年終謝客,返環悶無聊。
出終回似夜,關珗鳩不照。
中文譯文:
江沖游立谷,竹響宿紅樓。
落日千家花,秋風一樹秋。
游子逢吏民,野云添野愁。
歸家春已暮,金事日不休。
世俗迷云深,尋常安得守?
但愿隨牽羊,卻應隨馬首。
葉徑無燒痕,泉書有草路。
謙堂勸勿觸,翰林請忍手。
采薪樵去路,長行樹梢遙。
聞犬耳間足,知人家于邀。
遠公留詔意,青嶺更陽曉。
一風何處連,蕭蕭煙水遙。
青是禪院遠,白是黍田小。
高處松圖幅,深霞月桂宵。
華年終謝客,返環悶無聊。
出終回似夜,關珗鳩不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汪炎昶的《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詩人表達了對現世名利的迷離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詩中描繪了江沖的景色,有遠山、竹林、紅樓和花草等一系列細膩的描寫,展現出江沖的自然美和詩人對自然美的感悟。詩人通過這種描繪,反襯出了塵世喧囂的繁瑣與浮華。
詩人在詩中以游子逢人家和樵夫為比喻,抨擊了現世世俗的虛浮和迷惑。詩中游子遇到吏民的描寫,表達了游子在世俗中的困苦和痛楚,野云添野愁抒發了游子心頭的憂愁。而歸家春已暮、金事日不休,則是對現世名利的嘲諷和對追求真理的呼喚。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對高遠志向的追求。詩中提到著名古代思想家陶淵明,以及山林的幽清和湍急的溪流,體現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和美好人生的憧憬。
整首詩以清新、含蓄的描寫為主,以逆世倒行的意象為輔,充分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山水和修身養性的追求。通過詩人對現實和理想的對比,呼喚人們遠離世俗迷途,追尋真理和內心的自由。
“人家在何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jiāng chōng táo jū èr shí yùn
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
yún shēn xíng sú mí, dàn zhú qiáo fū qù.
云深行俗迷,但逐樵夫去。
yáo wén nán quǎn shēng, rén jiā zài hé chǔ.
遙聞難犬聲,人家在何處。
“人家在何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