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前石嶠過江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寺前石嶠過江豚”全詩
憑欄須及三更月,吊古空招千載魂。
殿上風幡飛海燕,寺前石嶠過江豚。
何人瘞鶴無蹤跡,猶有殘碑沒浪痕。
分類:
《焦山》王大受 翻譯、賞析和詩意
《焦山》中文譯文:
自讀高陽贊隱君,
讀到高陽贊隱君,
便知名與此山存。
便知名聲與此山相伴。
憑欄須及三更月,
靠在欄桿上,必須等到三更時分的月亮,
吊古空招千載魂。
緬懷古人,虛招千年魂魄。
殿上風幡飛海燕,
殿上的風幡飄揚,海燕在空中飛翔,
寺前石嶠過江豚。
寺前的石嶠被江水漫過。
何人瘞鶴無蹤跡,
哪個人埋葬了鶴卻沒有留下蹤跡,
猶有殘碑沒浪痕。
卻還有殘破的碑碣沒有被江水沖刷。
詩意和賞析:
《焦山》是王大受的一首宋代詩歌,通過描寫焦山上的景色和古跡,抒發了撫今思昔的情思和對歷史的懷舊之情。
詩人自讀高陽贊隱君的文獻,便意識到了自己的名聲和焦山的存在是相輔相成的。在靜夜的時候,他豎起欄桿向月亮祭拜,用心追思古人,虛招千年來的英靈。在宮殿上,風幡飛舞,海燕自由自在地翱翔,展現了古跡的生機和活力。而寺廟前的石嶠則已被江水沖刷殆盡,只剩下殘破的碑碣矗立,流露出歷史的滄桑和不可逆轉的變遷。
整首詩以焦山為背景,通過描述景物和古跡,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歷史的敬仰之情。同時,詩人也傳達了一種人生無常的主題,古跡的消逝和殘破,警示人們珍惜現在,不要將時間浪費在虛度和徒勞上。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胸襟和境界,通過具象的景物描寫和鮮明的對比,傳達了懷古和思考人生的深遠意義。
“寺前石嶠過江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shān
焦山
zì dú gāo yáng zàn yǐn jūn, biàn zhī míng yǔ cǐ shān cún.
自讀高陽贊隱君,便知名與此山存。
píng lán xū jí sān gēng yuè, diào gǔ kōng zhāo qiān zǎi hún.
憑欄須及三更月,吊古空招千載魂。
diàn shàng fēng fān fēi hǎi yàn, sì qián shí jiào guò jiāng tún.
殿上風幡飛海燕,寺前石嶠過江豚。
hé rén yì hè wú zōng jī, yóu yǒu cán bēi méi làng hén.
何人瘞鶴無蹤跡,猶有殘碑沒浪痕。
“寺前石嶠過江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