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格上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功格上下”全詩
底定萬國,奄有四方。
功格上下,道冠農黃。
郊天配享,德合無疆。
分類:
《明皇祀圜丘樂章·壽和》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明皇祀圜丘樂章·壽和》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佚名。本詩以明皇帝祭圜丘時演奏的樂章為題材,表達了皇帝的威儀和君臨天下的統治力。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莊嚴的圜丘祭壇上,
明皇帝龍駕親臨晉陽。
他統一了萬國,
四方都屈服在他的統治下。
他的功績高懸天上,
道德光芒照耀黃土。
祭天儀式配享天地,
他的德行無邊無際。
詩意:
這首詩詞歌頌了明皇帝祭圜丘時的盛況和威儀。明皇帝以慎終追遠、尊崇天地的儀式,彰顯了自己的統治力和威嚴。他的功績和道德使得天地間萬物歸順于他,他的統治遍及四方。通過祭天儀式,他與天地相配,展示了自己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無邊無際的德行。
賞析:
《明皇祀圜丘樂章·壽和》以莊重的語言描繪了明皇帝祭圜丘時的盛況,展現了唐代皇帝的權威和統治力。詩中運用了許多富有力量感的詞語,如龍飛、底定萬國、奄有四方等,表達了明皇帝的威儀和統治的廣泛影響。
詩中提到的功格上下、道冠農黃,表達了明皇帝的功績和道德的高尚。他的功業高懸天上,道德光芒照耀黃土,彰顯了他超凡脫俗的地位和崇高的品德。
祭天配享的儀式使明皇帝與天地相連,凸顯了他作為皇帝的至高無上的地位。通過祭天,他展示了自己與天地之間的聯系和統治的合法性。
整首詩詞通過莊重的語言和具體的描寫,展示了明皇帝的威嚴和統治力,表達了他在當時社會中的至高地位,以及他對天地的至高尊崇。這首詩詞體現了唐代皇帝的威儀和統治理念,同時也展現了當時社會對皇權的崇敬和儀式的莊重。
“功格上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huáng sì yuán qiū yuè zhāng shòu hé
明皇祀圜丘樂章·壽和
yú hè shèng zǔ, lóng fēi jìn yáng.
於赫圣祖,龍飛晉陽。
dǐ dìng wàn guó, yǎn yǒu sì fāng.
底定萬國,奄有四方。
gōng gé shàng xià, dào guān nóng huáng.
功格上下,道冠農黃。
jiāo tiān pèi xiǎng, dé hé wú jiāng.
郊天配享,德合無疆。
“功格上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