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老幼哭無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家家老幼哭無收”全詩
山中樹木減顏色,澗畔泉源絕細流。
處處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無收。
下官雖有憂民淚,一擔難肩萬姓憂。
分類:
《勘災》王夢雷 翻譯、賞析和詩意
勘災
散吏馳驅踏旱邱,
沙塵泥土掩雙眸。
山中樹木減顏色,
澗畔泉源絕細流。
處處桑麻增太息,
家家老幼哭無收。
下官雖有憂民淚,
一擔難肩萬姓憂。
中文譯文:
勘察災情
散散落落的官員奔馳著,踏過干涸的小山丘,
沙塵和泥土掩蓋了他們的雙眼。
山中的樹木失去了生機,
澗邊的泉水也斷絕了細細的流。
到處都是人們聲聲嘆息,
家家戶戶的老幼哭泣無法收控。
即使我作為下級官員憂民的淚水也一直流淌,
但是一人之力難以扛起萬民的憂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災民的苦難和官員對災情的勘察。詩中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旱災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破壞。散吏奔波于干旱的山丘之間,沙塵和泥土掩蓋了他們的眼睛,象征著災害給人們帶來的困頓和無力。山中的樹木失去了顏色,澗邊的泉水絕流,景色慘淡凄涼,進一步突出了災情的嚴重性。
詩人還描繪了災民的艱難處境,他們無法收獲桑麻,老幼哭泣無法自控。詩人自稱為“下官”,雖然憂民之淚不停,但一人之力無法承擔起萬民的憂慮,表達了對災民苦難的同情和自身力量的無力。
整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切實地揭示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不幸,表達了詩人對災民的同情和關懷。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官員對災情的關注和勘察,以及對災難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家家老幼哭無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ān zāi
勘災
sàn lì chí qū tà hàn qiū, shā chén ní tǔ yǎn shuāng móu.
散吏馳驅踏旱邱,沙塵泥土掩雙眸。
shān zhōng shù mù jiǎn yán sè, jiàn pàn quán yuán jué xì liú.
山中樹木減顏色,澗畔泉源絕細流。
chǔ chù sāng má zēng tài xī, jiā jiā lǎo yòu kū wú shōu.
處處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無收。
xià guān suī yǒu yōu mín lèi, yī dān nán jiān wàn xìng yōu.
下官雖有憂民淚,一擔難肩萬姓憂。
“家家老幼哭無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