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燭輝輝粲奉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燭輝輝粲奉璋”全詩
自有質文昭儉度,不須揚厲述齋房。
分類:
作者簡介(王庭)
王庭(1079~1171) 北宋末南宋初詩人。字民瞻。安福(今屬江西)人。政和八年(1118)進士。為衡州茶陵縣(今屬湖南)丞。棄官隱居盧溪(今屬湖南),自號盧溪真逸。紹興十九年(1149)因詩得禍,被貶。二十五年秦檜死,不久得歸。孝宗即位,授國子監主簿,后轉直敷文閣。王庭的學生楊萬里說他的詩率直(《盧溪先生文集序》)。紹興八年(1138),胡銓因得罪秦檜,被貶,王庭不畏權勢,勉勵胡銓“男子要為天下奇”(《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后又寄詩,贊揚胡銓“百煉不屈剛為腸”(《胡邦衡移衡州用坐客段廷直韻》),于是得禍。他同情農民,在《寅陂行》中,率直地把老農的話記下來,揭露朝廷興修農田水利乃“虛名”。他久居農村,有不少清新的作品。不過也有一些詩作模仿黃庭堅格調,承襲他的詩句,缺乏創造。他的文和詞在當時也頗有名氣。
《明堂侍祠十絕》王庭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明堂上祭祀的十首絕句。朝代:未知,作者:王庭。 內容:明堂寬敞,庭院修建的廊子宏偉壯麗,燈燭熠熠,莊嚴地照耀著祭祀的寶璋。祭祀之物精美華麗,文物品質有著一種簡樸克己的風范,不需要過分強調齋房的講究。
詩意:這首詩詞描繪了明堂上的莊嚴祭祀場景。明堂是古代中國皇家祭祀的圣殿,由于詩中并沒有明確提及朝代或具體內容,所以無法得知作者所指的具體明堂。詩中以景物描寫和對祭祀儀式的簡潔、節儉的表述,表達了一種莊嚴而克制的氛圍。詩人通過描繪明堂的輝煌和祭祀所用物的華麗,展現了皇家祭祀的盛大場面,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樸素和節儉的贊美。
賞析: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是通過對明堂祭祀場景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詩中所用的景物描寫手法為讀者呈現了明堂的宏偉壯麗,以及祭祀用品的華麗光彩,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皇家祭祀的盛大場面。與此同時,詩人通過對祭祀儀式所用物品的簡樸克己的描寫,表達了一種對節儉的贊美。整首詩詞既展示了古代皇家祭祀的莊嚴場面,又強調了節約和樸素的價值觀,體現了作者的審美情趣和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尊崇。
“萬燭輝輝粲奉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táng shì cí shí jué
明堂侍祠十絕
hé gōng shēn chǎng zā xiū láng, wàn zhú huī huī càn fèng zhāng.
合宮深敞帀修廊,萬燭輝輝粲奉璋。
zì yǒu zhì wén zhāo jiǎn dù, bù xū yáng lì shù zhāi fáng.
自有質文昭儉度,不須揚厲述齋房。
“萬燭輝輝粲奉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