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前惟古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丞相祠前惟古柏”全詩
月波夜靜銀浮鏡,霞嶼春深錦作屏。
丞相祠前惟古柏,讀書臺上但啼鶯。
年年謝豹花開日,猶有游人作伴行。
分類:
作者簡介(王應麟)

王應麟(1223—1296)南宋官員、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祖籍河南開封,后遷居慶元府鄞縣(今浙江鄞縣),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宏詞科。歷官太常寺主簿、通判臺州,召為秘節監、權中書舍人,知徽州、禮部尚書兼給事中等職。其為人正直敢言,屢次冒犯權臣丁大全、賈似道而遭罷斥,后辭官回鄉,專意著述二十年。為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于考證。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余種、六百多卷,相傳《三字經》為其所著。
《東錢湖》王應麟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錢湖》是宋代詩人王應麟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湖草青青湖水平,猶航西渡入空明。
月波夜靜銀浮鏡,霞嶼春深錦作屏。
丞相祠前惟古柏,讀書臺上但啼鶯。
年年謝豹花開日,猶有游人作伴行。
詩意:
《東錢湖》描繪了東錢湖的美景和其中的神奇之處。詩人通過湖水的平靜、湖草的綠色,描繪了東錢湖宛如一片空明之地,船只駛入其中宛如飛行。在夜晚,月光照射在湖波上,如銀浮動的鏡子;春天,煙霧繚繞的島嶼猶如一幅繡屏。在東錢湖旁,有著丞相的祠堂,古老的柏樹在其中顯得格外莊重;在讀書臺上,唯有啼鳥的聲音回響。每年謝豹花開的日子,仍會有游人前來欣賞。
賞析:
《東錢湖》以簡練的筆墨展現了詩人對東錢湖的深深喜愛之情。通過具象的描寫,詩人將美景展示在讀者眼前,以湖水、湖草、月波、霞嶼等豐富的形象,塑造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湖景圖。詩中揭示了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的和諧共生,丞相祠前的古柏與讀書臺上啼鶯的形象,更加顯示了人與自然互為交融的美妙意境。詩人以“豹花開”的形象,隱喻著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更迭,然而即使歲月更迭,東錢湖仍然吸引著游人前來,這體現了東錢湖的永恒美麗和吸引力。整首詩以景寫情,以景抒懷,使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到詩人對東錢湖的無盡贊美之情。
“丞相祠前惟古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qián hú
東錢湖
hú cǎo qīng qīng hú shuǐ píng, yóu háng xī dù rù kōng míng.
湖草青青湖水平,猶航西渡入空明。
yuè bō yè jìng yín fú jìng, xiá yǔ chūn shēn jǐn zuò píng.
月波夜靜銀浮鏡,霞嶼春深錦作屏。
chéng xiàng cí qián wéi gǔ bǎi, dú shū tái shàng dàn tí yīng.
丞相祠前惟古柏,讀書臺上但啼鶯。
nián nián xiè bào huā kāi rì, yóu yǒu yóu rén zuò bàn xíng.
年年謝豹花開日,猶有游人作伴行。
“丞相祠前惟古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