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人去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唐人去遠”全詩
舞余駒皎皎,歌罷鹿呦呦。
近座香先噴,持杯玉更柔。
高唐人去遠,誰與話風流。
分類:
《鹿鳴宴贈歌妓》翁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鹿鳴宴贈歌妓》是宋代詩人翁邁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宴會上翩然起舞的少女情態,表達了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思念之情。
詩中提到的年方十三四的少女嬌羞懶舉頭,舞完之后,鹿鳴呦呦,呈現出歲月流逝的感覺。宴會上香氣裊裊,持酒而坐的人柔媚如玉。而在這美好的宴會上,曾經風流的高唐人遠去,再也沒有人可以暢談風月之事了。
這首詩通過宴會場景的描寫,寄托了對年輕時光的懷念之情。作者借鹿鳴呦呦,象征著那些曾經美好的時光已經逝去,再也無法復得的感慨。整首詩充滿了離別的憂傷和對往昔的追憶,傳達了歲月易逝、美好時光的無常之感。
這首詩寫意唯妙,通過對場景的描繪和動物的象征運用,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流逝時光的思索與對年輕時光的懷念,也讓我們對歲月虛弱和珍惜眼前的美好有所感悟。
譯文:
年方十三四,
嬌羞懶舉頭。
舞余駒皎皎,
歌罷鹿呦呦。
近座香先噴,
持杯玉更柔。
高唐人去遠,
誰與話風流。
中文譯文:
少女年方十三四,
羞澀地抬起頭來。
舞蹈后,鹿呦呦作響,
歌聲停,仍有鹿鳴。
座位旁的香氣彌漫,
手持酒杯的人嫵媚如玉。
已離去的高唐人,
再無人與之暢談風流。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對年齡的描寫,展現了少女的嬌羞和青澀。通過描寫宴會場景中的舞蹈和歌聲,詩人營造了一種歲月流轉的感覺。通過描寫鹿鳴的情景,作者把鹿與唱歌的少女進行了聯系,把年輕時光與美好回憶聯系在一起,表達出對往昔時光的思念之情。詩人以此喚起讀者對曾經的美好的回憶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華麗,通過對細節的描寫,揭示了歲月易逝、流逝美好時光的主題。這首詩展現了翁邁高超的寫意手法,使人感嘆歲月無情,珍惜眼前的時光。
“高唐人去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míng yàn zèng gē jì
鹿鳴宴贈歌妓
nián fāng shí sān sì, jiāo xiū lǎn jǔ tóu.
年方十三四,嬌羞懶舉頭。
wǔ yú jū jiǎo jiǎo, gē bà lù yōu yōu.
舞余駒皎皎,歌罷鹿呦呦。
jìn zuò xiāng xiān pēn, chí bēi yù gèng róu.
近座香先噴,持杯玉更柔。
gāo táng rén qù yuǎn, shuí yǔ huà fēng liú.
高唐人去遠,誰與話風流。
“高唐人去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