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嚬人已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掩嚬人已無”全詩
掩嚬人已無,委篋涼空在。
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悲紈扇》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悲紈扇》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該詩描寫了詩人情緒低落的心境,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失去愛人的悲傷之情。
詩中的“悲紈扇”指的是一把用紈細布制成的扇子。在詩中,扇子象征著詩人未實現的愛情和美好的回憶。詩人在詩中用扇子來抒發內心的痛苦和思念。
詩人開篇就道出了自己對逝去的美好時光和愛情的感慨,他說:“非關秋節至,詎是恩情改。”意思是秋天來臨并不是因為秋節,而是因為他失去了心愛的人而感到痛苦。接著詩人寫道:“掩嚬人已無,委篋涼空在。”表達了詩人心中的失落和無奈,他用手掩住扇子,卻摸不到愛人的面龐,只剩下冷清的扇子。
詩人接下來說:“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意思是扇子可能永遠不能再扇起風,由于愛人的離去,扇子也失去了它曾經的光彩。這里,詩人將扇子與愛情相聯系,表達了他對愛情的無奈和失落。
最后,詩人以流露出無盡的悲傷和苦澀的心情。整首詩情感沉郁,通過描寫扇子來表達詩人失去愛情的痛苦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同時,詩人通過扇子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哀怨和無奈。
《悲紈扇》通過對扇子的描寫,以及詩人的內心感受和痛苦情緒,傳達了人生短暫、美好時光易逝、愛情的無常等主題。詩人通過一件日常生活用品表達了自己的情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首詩情感真摯,描繪細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經典之作。
“掩嚬人已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ēi wán shàn
悲紈扇
fēi guān qiū jié zhì, jù shì ēn qíng gǎi.
非關秋節至,詎是恩情改。
yǎn pín rén yǐ wú, wěi qiè liáng kōng zài.
掩嚬人已無,委篋涼空在。
hé yán yǒng bù fā, àn shǐ xiāo guāng cǎi.
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
“掩嚬人已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