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清砧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寞清砧哀”全詩
獨向高齋眠,夜聞寒雨滴。
微風時動牖,殘燈尚留壁。
惆悵平生懷,偏來委今夕。
霜露已凄凄,星漢復昭回。
朔風中夜起,驚鴻千里來。
蕭條涼葉下,寂寞清砧哀。
歲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秋夜二首》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秋夜二首》描述了一個秋夜的寂靜和凄涼。詩人在高齋獨自入眠,聽到了寒雨的滴落聲,微風吹動窗戶,殘燈還亮著。詩人感慨平生的懷抱和此時的孤獨,思念之情涌上心頭。霜露已經滿布,星漢依然閃耀。北風吹過,驚動了千里之外的大雁。落葉凋零,寒風吹過造成寂寞清砧哀鳴。歲月已經漸逝,內心承載的憂愁如同冷灰般冷冷的。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歲月流逝和憂傷的感慨之情。
中文譯文:秋夜二首
庭院里的樹木發出蕭蕭的聲音,寒風吹來,陰蟲回戚戚的叫。我獨自躺在高齋,夜晚聽到寒雨滴落的聲音。微風不時吹動窗戶,殘燈還亮在屋壁上。我憂愁地思念著平生的事情,獨自留在此刻。霜露已經濕濕的,星漢依然明亮可見。北風在夜晚升起,驚動了千里之外的大雁。蕭條的落葉下,寂寞的砧杵發出悲鳴。歲月已經逝去,心事像冷灰般寒冷。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詞以秋夜為背景,通過描繪庭院的寂靜和凄涼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之情。詩中的庭院樹木發出凄涼的聲音,寒風吹來,陰蟲回戚戚,為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寂靜的氛圍。詩人獨自躺在高齋,夜晚聽到寒雨滴落的聲音,感覺自己的身世如此渺小,孤獨而無助。微風時不時地吹動窗戶,殘燈還亮在屋壁上,象征著詩人內心依舊保留著一些期望和希望。詩人憂愁地回憶著過去的事情,感嘆自己平生所懷抱的夢想和希望,而現實生活卻如此冷酷。詩中提到的霜露和星漢表明季節已經進入秋天,時光已經過去,詩人內心對于歲月的流逝感到悲傷和惋惜。北風吹過,驚動了千里之外的大雁,為詩中增添了一絲詩情畫意。最后,詩人以蕭條的落葉下和寂寞的砧杵發出的悲鳴來表達內心的孤寂和憂傷之情。整首詩以淡雅、凄涼的筆觸展現了早期唐朝詩人對人生的短暫和歲月流逝的感懷,詩人借助秋夜的靜謐,引發了讀者對于生命的深思。
“寂寞清砧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èr shǒu
秋夜二首
tíng shù zhuǎn xiāo xiāo, yīn chóng hái qī qī.
庭樹轉蕭蕭,陰蟲還戚戚。
dú xiàng gāo zhāi mián, yè wén hán yǔ dī.
獨向高齋眠,夜聞寒雨滴。
wēi fēng shí dòng yǒu, cán dēng shàng liú bì.
微風時動牖,殘燈尚留壁。
chóu chàng píng shēng huái, piān lái wěi jīn xī.
惆悵平生懷,偏來委今夕。
shuāng lù yǐ qī qī, xīng hàn fù zhāo huí.
霜露已凄凄,星漢復昭回。
shuò fēng zhōng yè qǐ, jīng hóng qiān lǐ lái.
朔風中夜起,驚鴻千里來。
xiāo tiáo liáng yè xià, jì mò qīng zhēn āi.
蕭條涼葉下,寂寞清砧哀。
suì yàn yǎng kōng yǔ, xīn shì ruò hán huī.
歲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寂寞清砧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