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戢干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永戢干戈”全詩
遠安邇肅,俗阜時和。
化光玉鏡,訟息金科。
方興典禮,永戢干戈。
分類:
《武后明堂樂章·皇帝行》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武后明堂樂章·皇帝行》是唐代的一首詩詞,作者佚名。這首詩詞描繪了皇帝行進至明堂,莊嚴的場面和和諧的氛圍。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仰膺歷數,俯順謳歌。
遠安邇肅,俗阜時和。
化光玉鏡,訟息金科。
方興典禮,永戢干戈。
這首詩詞富有隱喻和象征意味,表達了皇帝行進至明堂的莊嚴和和諧氛圍。下面是對詩詞的賞析:
詩詞的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反復使用動詞短語的修辭手法,以及對比和對應的結構,展示了皇帝行進至明堂的盛大場景。仰膺歷數,體現了皇帝對歷史的尊重和回顧;俯順謳歌,表達了百姓對皇帝的崇敬和歌頌。遠安邇肅,描述了明堂的莊嚴肅穆;俗阜時和,描繪了人們的安詳和和諧。化光玉鏡,暗示皇帝的仁德光輝如玉鏡般照亮眾人;訟息金科,意味著爭議和紛爭被消除,法律得到充分尊重。方興典禮,指皇帝舉行盛大的儀式;永戢干戈,表示戰爭已經遠離,和平長久。
詩詞的賞析:
《武后明堂樂章·皇帝行》通過對皇帝行進至明堂的描繪,展示了唐代皇權的莊嚴和和諧。詩詞以動詞短語為主要修辭手法,將皇帝行進的各個環節一一展示,給人以生動的畫面感。通過對比和對應的手法,表現了歷史的回顧和崇敬,人民的歌頌和崇敬,莊嚴肅穆和安詳和諧的景象。詩詞中的象征意味更是豐富,化光玉鏡暗示了皇帝的仁德光輝,訟息金科則體現了法律的公正和尊重。最后兩句方興典禮和永戢干戈則表達了皇帝舉行盛大儀式和國家的和平繁榮。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刻畫了皇帝行進至明堂的壯麗景象,展示了唐代皇權的莊嚴和和諧。
“永戢干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hòu míng táng yuè zhāng huáng dì xíng
武后明堂樂章·皇帝行
yǎng yīng lì shǔ, fǔ shùn ōu gē.
仰膺歷數,俯順謳歌。
yuǎn ān ěr sù, sú fù shí hé.
遠安邇肅,俗阜時和。
huà guāng yù jìng, sòng xī jīn kē.
化光玉鏡,訟息金科。
fāng xìng diǎn lǐ, yǒng jí gān gē.
方興典禮,永戢干戈。
“永戢干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