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習起時能自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惡習起時能自訟”全詩
多少禪流妄詆訶,不知此勇元不動。
分類:
《偶作》楊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作》是宋代楊簡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惡習的自我批評,同時也表達了對天然勇氣的認識。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為:
惡習起時能自訟,
誰知此是天然勇。
多少禪流妄詆訶,
不知此勇元不動。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作者在感嘆自己惡習上犯之時能夠自我辯駁,意識到這種辯駁實際上是來源于內心深處的勇氣。作者進一步指出,許多冥想禪師或者禪頌作者經常錯誤地批評這種勇氣,卻不了解這種勇氣本身是源自內在不動搖的力量。
在賞析這首詩詞時,我們可以看到楊簡對自己惡習的自省和批評,并通過惡習時的自我辯駁來展示了他內心中的勇氣。詩中的“惡習”可以指代個人的不良習慣、錯誤行為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惡習往往會導致后悔和困擾。然而,作者指出,當惡習發作之際,他能夠自我辯駁,從而表現出一種強烈的內心勇氣。這種勇氣不僅是作者獨有的,也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擁有的力量。
而詩中的“禪流妄詆訶”則指的是冥想禪師或禪頌作者對這種勇氣的錯誤批評。他們看到作者堅持自我辯駁惡習的行為,認為這是一種錯亂或妄想的表現,但卻不了解這種勇氣是源自于作者內心的真實力量。這種妄詆訶對冥想禪師或禪頌作者來說是一種誤解,同時也表明了他們無法理解內心深處的真實勇氣。
總而言之,這首詩詞《偶作》通過表達自我辯駁惡習的勇氣,展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力量。它也提醒了讀者,每個人內在都有一種不容改變的勇氣和力量,即使他人的批評或誤解也無法動搖這種力量。
“惡習起時能自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zuò
偶作
è xí qǐ shí néng zì sòng, shéi zhī cǐ shì tiān rán yǒng.
惡習起時能自訟,誰知此是天然勇。
duō shǎo chán liú wàng dǐ hē, bù zhī cǐ yǒng yuán bù dòng.
多少禪流妄詆訶,不知此勇元不動。
“惡習起時能自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