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訪塵外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屢訪塵外跡”全詩
高秋天景遠,始見山水清。
上陟巖殿憩,暮看云壑平。
蒼茫寒色起,迢遞晚鐘鳴。
意有清夜戀,身為符守嬰。
悟言緇衣子,蕭灑中林行。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秋景詣瑯琊精舍》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景詣瑯琊精舍》是唐代詩人韋應物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到瑯琊精舍游玩的情景及其所感所受。
詩中,作者多次來到這個遠離塵囂的地方,卻無法滿足于只看到表面的風景。直到高秋時節,山水才真正清晰可見。他登上巖殿,看盡日暮云霧遠山的平和景色。蒼茫的冷色調在他心中升騰,遠處晚鐘悠然鳴響。他意有所感,仿佛在寂靜的夜晚與遠方相戀。他的身心靈像是一個守護者,保持清凈身心,走進了林間。
這首詩詞借用了高秋時節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深深情懷。作者凝視、感受大自然,從而觸發自己內在的情感。這首詩的情感表達了一種對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對內心的平靜和凈化的渴望。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作者讓讀者去了解自己與自然的融合,以及生活中是否真正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這首詩的賞析在于其美妙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通過景物的描寫呈現出作者內心的真實感受。作者用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他對大自然壯麗景色和內心寧靜的追求。這首詩詞不僅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的生動描繪,同時也傳達了對人們內心的澄明和寧靜的渴望。整首詩以淡雅的筆墨,結合著自然風景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深遠的詩意。
“屢訪塵外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jǐng yì láng yá jīng shè
秋景詣瑯琊精舍
lǚ fǎng chén wài jī, wèi qióng yōu shǎng qíng.
屢訪塵外跡,未窮幽賞情。
gāo qiū tiān jǐng yuǎn, shǐ jiàn shān shuǐ qīng.
高秋天景遠,始見山水清。
shàng zhì yán diàn qì, mù kàn yún hè píng.
上陟巖殿憩,暮看云壑平。
cāng máng hán sè qǐ, tiáo dì wǎn zhōng míng.
蒼茫寒色起,迢遞晚鐘鳴。
yì yǒu qīng yè liàn, shēn wéi fú shǒu yīng.
意有清夜戀,身為符守嬰。
wù yán zī yī zǐ, xiāo sǎ zhōng lín xíng.
悟言緇衣子,蕭灑中林行。
“屢訪塵外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