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閉陰寂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閉陰寂寂”全詩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夏至避暑北池》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至避暑北池》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夏至時節避暑北池的心情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午時已過極限,夜晚時鐘聲悠長。未能施政教化,擔憂氣候的驟變。官門白天閑暇多,這個月農民忙碌。居高思緒落田間,熱情無法抵擋。亭午間休息獨自游,熱愛方塘景致美。門閉幽靜無人跡,城高樹木蒼翠綠。翠竹依然含露粉,圓荷初放芬芳香。于是拋去煩惱懷抱,舉杯對華觴暢快痛飲。
詩意上,詩詞以夏至時節為背景,以作者避暑北池的經歷和心情為主線。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夏季酷熱的抱怨和擔憂,反映了家鄉百姓因氣候變化而面臨的困境。然而,作者卻透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尋求一種內心的寧靜與安慰。他在方塘中獨自游玩,感受著周圍的靜謐和美景,忘卻了炎熱和喧囂。最后,作者借用華觴的形象,來表達他心中的暢快和豪情。
整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對夏季炎熱的厭倦和擔憂,又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傳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內心寧靜的渴望。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心靈的舒緩,作者在煩惱和憂慮中尋求自我解脫和安慰。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韋應物深深的人文關懷和對自然的熱愛。
“門閉陰寂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zhì bì shǔ běi chí
夏至避暑北池
zhòu guǐ yǐ yún jí, xiāo lòu zì cǐ zhǎng.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wèi jí shī zhèng jiào, suǒ yōu biàn yán liáng.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gōng mén rì duō xiá, shì yuè nóng shāo máng.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gāo jū niàn tián lǐ, kǔ rè ān kě dāng.
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
tíng wǔ xī qún wù, dú yóu ài fāng táng.
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
mén bì yīn jì jì, chéng gāo shù cāng cāng.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lǜ yún shàng hán fěn, yuán hé shǐ sàn fāng.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yú yān sǎ fán bào, kě yǐ duì huá shāng.
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門閉陰寂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