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緣中有斷腸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緣中有斷腸聲”全詩
暗識啼烏與別鶴,只緣中有斷腸聲。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昭國里第聽元老師彈琴》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昭國里第聽元老師彈琴》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作品。詩中描寫了一個竹林高宇上霜露清的景致,以及琴弦上朱絲和玉徽上的傷痕,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思念和刻骨銘心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竹林高宇霜露清,
朱絲玉徽多故情。
暗識啼烏與別鶴,
只緣中有斷腸聲。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之情。竹林高聳入云,清晨的霜露清澈可見。琴弦上的朱絲和琴徽上的玉徽都有著傷痕和痕跡,這象征著歲月的滄桑,同時也代表著往事中的舊情。詩人通過聽琴聲,感受到了回憶中的哭鳥和別離鶴的聲音,這些聲音暗示著一段段熟悉而傷心的故事。正因為其中蘊含著斷腸的情愫和傷感,才讓詩人更加迷戀這樣的琴聲。
這首詩的賞析之處在于它通過對竹林、琴弦和琴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詩人運用了典型的景物與情感交融的手法,通過描寫竹林和琴聲,將自己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整首詩簡短而精練,給人以清新、悠然的感覺。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感受到詩人對過去的深情追憶和無盡思念之情。
“只緣中有斷腸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guó lǐ dì tīng yuán lǎo shī tán qín
昭國里第聽元老師彈琴
zhú lín gāo yǔ shuāng lù qīng, zhū sī yù huī duō gù qíng.
竹林高宇霜露清,朱絲玉徽多故情。
àn shí tí wū yǔ bié hè, zhī yuán zhōng yǒu duàn cháng shēng.
暗識啼烏與別鶴,只緣中有斷腸聲。
“只緣中有斷腸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