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疇昔大禹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疇昔大禹來”全詩
群山狀趨附,萬壑流縈紆。
疇昔大禹來,簡計天下書。
諸侯率麏至,萬玉爭鳧趨。
防風獨強梁。
后至行趦趄。
天威不可舍,改骨盈高車。
至今憔悴煙,慘澹藏封隅。
遂令百世后,尊王無異圖。
乃知圣人心,賞罰盡貽謨。
分類:
《會稽山》張伯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會稽山》是宋代張伯玉的一首詩詞。譯文如下:
稽山何崔嵬,奠此東南區。
群山狀趨附,萬壑流縈紆。
疇昔大禹來,簡計天下書。
諸侯率麇至,萬玉爭鳧趨。
防風獨強梁,后至行趦趄。
天威不可舍,改骨盈高車。
至今憔悴煙,慘澹藏封隅。
遂令百世后,尊王無異圖。
乃知圣人心,賞罰盡貽謨。
這首詩描繪了會稽山的壯美景色,并融入了歷史和政治元素,詩意深遠。
詩人首先描述了會稽山的崔嵬壯麗之處,東南地域在此象征性地奠定。接著描繪了周圍山巒婉轉曲折,萬壑縱橫交錯的景象,形容了山勢的雄偉壯麗。
然后,詩人回溯到遠古時期,頌揚了大禹治水的偉業,他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出大禹統一天下的重要性。
接著,詩人描繪了眾多諸侯紛紛朝拜的盛況,萬國來朝送貢,象征著會稽山的威嚴和聲望。
然而,詩人接下來描繪了人事的變遷和時光的流轉。會稽山曾經強盛的景象逐漸衰落,悔悟已遲。盡管至今,會稽山依然籠罩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不再顯現昔日的輝煌。
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會稽山深深的懷念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他認為后世應該像尊王一樣尊崇正道,領悟圣人的心意,以賞罰明智地治理國家。
整首詩采用古風格的描寫手法,通過山的崔嵬壯麗與歷史人物的介紹,映射出政治變遷與人世滄桑的主題。詩人以歷史回溯的方式,讓讀者感受到人事如夢、國家興衰的無常。
此詩言簡意豐,充滿哲理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事和國家命運的深刻關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雋永的意境。
“疇昔大禹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uài jī shān
會稽山
jī shān hé cuī wéi, diàn cǐ dōng nán qū.
稽山何崔嵬,奠此東南區。
qún shān zhuàng qū fù, wàn hè liú yíng yū.
群山狀趨附,萬壑流縈紆。
chóu xī dà yǔ lái, jiǎn jì tiān xià shū.
疇昔大禹來,簡計天下書。
zhū hóu lǜ jūn zhì, wàn yù zhēng fú qū.
諸侯率麏至,萬玉爭鳧趨。
fáng fēng dú qiáng liáng.
防風獨強梁。
hòu zhì xíng zī jū.
后至行趦趄。
tiān wēi bù kě shě, gǎi gǔ yíng gāo chē.
天威不可舍,改骨盈高車。
zhì jīn qiáo cuì yān, cǎn dàn cáng fēng yú.
至今憔悴煙,慘澹藏封隅。
suì lìng bǎi shì hòu, zūn wáng wú yì tú.
遂令百世后,尊王無異圖。
nǎi zhī shèng rén xīn, shǎng fá jǐn yí mó.
乃知圣人心,賞罰盡貽謨。
“疇昔大禹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