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夾徑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花夾徑幽”全詩
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濕。
朝與詩人賞,夜攜禪客入。
自是塵外蹤,無令吏趨急。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花徑》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花徑
山花夾徑幽,古甃生苔澀。
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濕。
朝與詩人賞,夜攜禪客入。
自是塵外蹤,無令吏趨急。
中文譯文:
花徑
山上的花徑幽靜而美麗,古老的青石板上生滿了苔蘚,變得頗為粗糙。
胡床上擺放著一些瑣事,玉琴上沾滿了露水濕潤。
白天與詩人一起欣賞花徑景色,夜晚則與禪客一同入內參禪。
這里是塵世之外的一條小徑,沒有讓官吏們匆忙前往的必要。
詩意:
《花徑》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山花小徑,仿佛是一片凈土,遠離了塵囂的紛擾。詩人用細膩的描寫描繪了山上花徑的景色,山花、青石、苔蘚以及瑣事、玉琴等元素構成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圖景。詩人在白天和夜晚分別與詩人和禪客相伴,一同欣賞花徑之美。塵外蹤表示這個地方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和煩憂,無令吏趨急則展示了這個地方的寧靜和安逸。
賞析:
《花徑》以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山花小徑,將人們帶往一個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詩中的細節描寫使讀者能夠想象出山上花徑的景色,從而引發內心深處的共鳴。詩人通過白天與詩人賞花、夜晚與禪客入內參禪的描寫,給人一種在自然與禪修中找到平靜與寧靜的感受。整首詩以簡潔而典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遠離紛擾的心愿。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也仿佛在心靈的旅程中,遠離塵世的喧囂,找到一方寧靜的凈土。
“山花夾徑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ā jìng
花徑
shān huā jiā jìng yōu, gǔ zhòu shēng tái sè.
山花夾徑幽,古甃生苔澀。
hú chuáng lǐ shì yú, yù qín chéng lù shī.
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濕。
cháo yǔ shī rén shǎng, yè xié chán kè rù.
朝與詩人賞,夜攜禪客入。
zì shì chén wài zōng, wú lìng lì qū jí.
自是塵外蹤,無令吏趨急。
“山花夾徑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