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黃花當晚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摘得黃花當晚餐”全詩
燈火半生詩鬢老,江湖九月客衣單。
拈將紅葉書愁思,摘得黃花當晚餐。
莫向吳松江上宿,夢魂偏怯雁聲寒。
分類:
《寄浙西倉曹東甽》張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浙西倉曹東甽》
朝代:明代
作者:張簡
骨凡緣欠大還丹,
飽食人間行路難。
燈火半生詩鬢老,
江湖九月客衣單。
拈將紅葉書愁思,
摘得黃花當晚餐。
莫向吳松江上宿,
夢魂偏怯雁聲寒。
中文譯文:
身體只是暫時欠缺大還丹,
在塵世間飽食卻難行路。
燈火映照下,我詩意和鬢發都已經老去,
九月的江湖中,我的客衣孤單寂寞。
我摘下紅葉,書寫著憂思和離愁,
采摘黃花當作晚餐。
不要在吳松江畔過夜,
夜晚的雁聲讓我的夢魂害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張簡所作,表達了作者在塵世間行走的困難和對江湖生活的感慨。詩中借用了道家修煉的意象,將人生比喻為欠缺大還丹,暗示了人們在塵世間難以達到精神上的滿足和超越。
詩中提到了燈火和鬢發,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表達了作者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憂慮。九月的江湖中,作者的客衣單獨孤寂,映襯出他在江湖行走的孤獨和彷徨。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摘下紅葉,書寫憂思和離愁,并將黃花當作晚餐。這里可能是表達了作者對世俗欲望的拋棄,以及對精神追求的重視。
最后兩句詩提到了不要在吳松江畔過夜,因為夜晚的雁聲會讓作者的夢魂害怕。這里暗示了作者內心的恐懼和不安,也可能是象征著作者對江湖生活的疲憊和對未來的迷茫。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在塵世間行走的艱辛和對江湖生活的思考,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探索,展現了明代文人的豪情和憂思。
“摘得黃花當晚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è xī cāng cáo dōng zhèn
寄浙西倉曹東甽
gǔ fán yuán qiàn dà huán dān, bǎo shí rén jiān xíng lù nán.
骨凡緣欠大還丹,飽食人間行路難。
dēng huǒ bàn shēng shī bìn lǎo, jiāng hú jiǔ yuè kè yī dān.
燈火半生詩鬢老,江湖九月客衣單。
niān jiāng hóng yè shū chóu sī, zhāi dé huáng huā dàng wǎn cān.
拈將紅葉書愁思,摘得黃花當晚餐。
mò xiàng wú sōng jiāng shàng sù, mèng hún piān qiè yàn shēng hán.
莫向吳松江上宿,夢魂偏怯雁聲寒。
“摘得黃花當晚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