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應都放與漁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應都放與漁樵”全詩
已看溪山如在畫,更傳風雅似聞韶。
栽桃定有仙家在,種竹寧無隱者招。
秀氣當為多士福,未應都放與漁樵。
分類:
《福應山》張景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福應山》
朝代:宋代
作者:張景脩
南亭不減北邙高,
美景因公見一朝。
已看溪山如在畫,
更傳風雅似聞韶。
栽桃定有仙家在,
種竹寧無隱者招。
秀氣當為多士福,
未應都放與漁樵。
中文譯文:
南亭并不遜色于北邙山高,
美景因為公務只得一天。
已經看到溪山如同畫中之物,
更傳揚著雅致猶如聽到韶樂之聲。
栽種桃花一定有仙人居住其中,
種植竹子更是沒有隱者前來招募。
這美麗的氛圍應該給予有才之士福分享,
但還未能完全擺脫與漁樵(平凡人)的交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景色優美的福應山,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福應山的喜愛和對山中仙境的想象。
首先,詩人提到南亭不遜于北邙山的高度,這是在贊美福應山的壯麗景色,將其與北邙山相提并論,凸顯了其獨特之處。
接著,詩人提到美景因為公務只得一天,暗示了他對福應山美景的珍惜和無法常駐的遺憾之情。他認為福應山的美景值得更多人來欣賞,但由于種種原因,這美景只有在特定的時刻才能被公眾所見。
然后,詩人描述了溪山的美景宛如畫中之物,將其與藝術相聯系,表達了對福應山美景的贊嘆之情。他進一步說,這美景的雅致如同聽到韶樂之聲,將其與音樂相比,強調了其藝術價值和美感。
接下來,詩人提到栽種桃花一定有仙人居住其中,種植竹子卻沒有隱者前來招募。這表達了詩人對福應山的想象和幻想,認為美景之中一定有仙人居住,而種植竹子的環境則更適合隱逸的生活。
最后,詩人認為這美麗的景色應該給予有才之士福分享,但卻未能完全擺脫與平凡人的交往。這表達了詩人對福應山的期待,希望這美麗的景色能夠吸引更多有才華的人前來,但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福應山的環境不可能完全與塵俗隔絕。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福應山的描繪和想象,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贊美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景物描寫和比喻手法,使得讀者可以感受到福應山的壯麗景色和詩人的情感。
“未應都放與漁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yīng shān
福應山
nán tíng bù jiǎn běi máng gāo, měi jǐng yīn gōng jiàn yī zhāo.
南亭不減北邙高,美景因公見一朝。
yǐ kàn xī shān rú zài huà, gèng chuán fēng yǎ shì wén sháo.
已看溪山如在畫,更傳風雅似聞韶。
zāi táo dìng yǒu xiān jiā zài, zhǒng zhú níng wú yǐn zhě zhāo.
栽桃定有仙家在,種竹寧無隱者招。
xiù qì dāng wèi duō shì fú, wèi yīng dōu fàng yǔ yú qiáo.
秀氣當為多士福,未應都放與漁樵。
“未應都放與漁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