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有師傳法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六代有師傳法印”全詩
六代有師傳法印,萬緣無象監心燈。
赤城道遠明霞畫,瀑布聲寒月照冰。
跡似孤云縻不得,清秋歸興杖蠻藤。
分類:
《送僧歸護國寺》張師德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歸護國寺》是宋代張師德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喜陪人杰論三乘,
巖室經年鎖翠稜。
六代有師傳法印,
萬緣無象監心燈。
赤城道遠明霞畫,
瀑布聲寒月照冰。
跡似孤云縻不得,
清秋歸興杖蠻藤。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送僧人回到護國寺的情景。詩人欣喜地陪伴著人杰,一起討論佛教的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道理。僧人經過多年在巖室修行,宛如鎖住了青翠山巒的美景。六代傳承了師父的法印,心燈能夠照亮萬緣,無所不在。遠離塵囂的赤城道路上,明亮的霞光畫卷般展現,瀑布的聲音寒冷而清脆,月光照耀下,冰面閃爍。詩人的修行之路像是孤云,無法束縛,清秋時節,帶著喜悅的心情回歸,手拄著蠻藤杖。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佛教修行為描寫對象,展現了詩人對佛教和修行的向往和贊美。通過描繪僧人在巖室修行的情景,表達了佛教修行者對世俗繁華的超脫和對自我的凈化追求。詩人借景抒懷,通過描繪赤城道路、明霞、瀑布和月光等景象,凸顯了修行者與自然的和諧融合,以及修行過程中的寂靜與清凈。同時,詩中提到的六代傳承和萬緣無象的意象,彰顯出佛教傳統和智慧的延續與傳承。最后,詩人以清秋歸興杖蠻藤的形象,表達了對歸家歸心的喜悅和對修行道路的堅持。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現了佛教修行者對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對自然與人性的理解,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佛教傳統的敬仰和對修行者的贊頌。
“六代有師傳法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guī hù guó sì
送僧歸護國寺
xǐ péi rén jié lùn sān shèng, yán shì jīng nián suǒ cuì léng.
喜陪人杰論三乘,巖室經年鎖翠稜。
liù dài yǒu shī chuán fǎ yìn, wàn yuán wú xiàng jiān xīn dēng.
六代有師傳法印,萬緣無象監心燈。
chì chéng dào yuǎn míng xiá huà, pù bù shēng hán yuè zhào bīng.
赤城道遠明霞畫,瀑布聲寒月照冰。
jī shì gū yún mí bù dé, qīng qiū guī xìng zhàng mán téng.
跡似孤云縻不得,清秋歸興杖蠻藤。
“六代有師傳法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