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指金門望轉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鞭指金門望轉清”全詩
惠加潼水流難盡,鞭指金門望轉清。
分類:
《送柴大諫赴闕》張士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柴大諫赴闕》是宋代張士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萬余家留戀意,
二三十里管弦聲。
惠加潼水流難盡,
鞭指金門望轉清。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送別柴大諫(指柴榮)出使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柴大諫的留戀之情,同時描述他離開后的身影和聲音,以及行程中經過的潼水和金門。通過這些描寫,詩人抒發了自己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并表達了對其前程的祝福。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柴大諫的深情和祝福之情。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具體賞析:
- "一萬余家留戀意":這句表達了詩人和其他人對柴大諫離去的留戀之情。"一萬余家"展示了送行者的眾多,顯示了柴大諫的影響力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 "二三十里管弦聲":這句描繪了送行的場景,以及在柴大諫行進的過程中傳來的音樂聲。"二三十里"表明了送行隊伍的長度和熱鬧,"管弦聲"則突顯了隆重莊重的氛圍。
- "惠加潼水流難盡":這句描述了柴大諫行程中經過的潼水,意味著他離開了家鄉,踏上了遠行的道路。"惠加"表示對柴大諫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而"潼水流難盡"則暗示著旅途的漫長和艱辛。
- "鞭指金門望轉清":這句描繪了柴大諫離開后,詩人站在金門處仰望遠方,希望他的道路越走越清晰。"鞭指"表示詩人指向遠方,"金門"則象征著柴大諫前進的目標和輝煌的官職。
整首詩以簡練明了的語言,通過短短的四句詩表達了深情和祝福之情。詩人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表達方式,將送別場景中的人物、聲音和景物生動地展現出來,讓讀者對柴大諫的離去和未來充滿了思考和祝福。
“鞭指金門望轉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hái dà jiàn fù quē
送柴大諫赴闕
yī wàn yú jiā liú liàn yì, èr sān shí lǐ guǎn xián shēng.
一萬余家留戀意,二三十里管弦聲。
huì jiā tóng shuǐ liú nán jǐn, biān zhǐ jīn mén wàng zhuǎn qīng.
惠加潼水流難盡,鞭指金門望轉清。
“鞭指金門望轉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