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蛙聲隔水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蛙聲隔水樓”全詩
鼓吹翻嫌驚好夢,公私誰為亂閑愁。
薰風候已違花信,碧草涼應動麥秋。
赤鯉聞雷爭變化,爾能燒尾躍云不?
分類:
《蛙》張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蛙》是明代張維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熟梅天氣雨初收,
何處蛙聲隔水樓。
鼓吹翻嫌驚好夢,
公私誰為亂閑愁。
薰風候已違花信,
碧草涼應動麥秋。
赤鯉聞雷爭變化,
爾能燒尾躍云不?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對生活哲理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命運變幻的感慨和思考。詩中融入了對季節更迭、自然音響和人生命運的思考,以及對個人和社會的關系的思索。
賞析:
1. 第一句描述了梅花已經開放,天氣開始轉暖,同時還有雨水的跡象。這一景象暗示著冬季即將過去,春季即將來臨。
2. 第二句描繪了蛙聲傳來的地方,與自己所在的樓相隔,隔水相望。蛙聲是春天的標志,它傳遞出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3. 第三句提到了鼓吹聲,可能是指宣傳和吹捧之聲。詩人認為這些聲音打破了美好的夢境,對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紛爭,使人們感到困擾和煩惱。
4. 第四句提到了花信,指的是春天傳遞的花香和花開的信息。然而,溫暖的春風已經遲遲不至,使得花開的時間推遲。這種違背常理的現象引發了詩人對于時間流逝和生活的思考。
5. 第五句描述了碧綠的草地變得涼爽,預示著秋天即將來臨。這里將自然景象與季節的更迭聯系在一起,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變化的無常。
6. 第六句以赤鯉聞雷為象征,表示對于變化的敏感和追求。赤鯉是一種傳說中的魚,它聽到雷聲時會躍出水面,象征著對于變化的積極應對。詩人希望自己能夠像赤鯉一樣勇敢面對變化,勇往直前。
7. 最后一句是一種自問自答的表達,詩人詢問自己是否能夠如此勇敢地面對變化,猶如燒尾躍云的赤鯉。這句話是對自己的一種期許和反思,也是對讀者的一種思考和啟發。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命運變幻和個人選擇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自然意象和寓言象征豐富多樣,給人以啟示和思考的空間,表達了人們對于生活和命運的深思和追問。
“何處蛙聲隔水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ā
蛙
shú méi tiān qì yǔ chū shōu, hé chǔ wā shēng gé shuǐ lóu.
熟梅天氣雨初收,何處蛙聲隔水樓。
gǔ chuī fān xián jīng hǎo mèng, gōng sī shuí wèi luàn xián chóu.
鼓吹翻嫌驚好夢,公私誰為亂閑愁。
xūn fēng hòu yǐ wéi huā xìn, bì cǎo liáng yīng dòng mài qiū.
薰風候已違花信,碧草涼應動麥秋。
chì lǐ wén léi zhēng biàn huà, ěr néng shāo wěi yuè yún bù?
赤鯉聞雷爭變化,爾能燒尾躍云不?
“何處蛙聲隔水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