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來此豈徒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衣冠來此豈徒然”全詩
謀身豈為金丹秘,去國應知火祚移。
風露滿林蟬幾蛻,松杉繞屋鶴孤飛。
瓣香仆非公含愿,自有忠誠天地知。
古樹枯藤知幾年,衣冠來此豈徒然。
波濤平地難回首,風雨深山且熟眠。
吾道有靈終用世,此心無愧可通天。
功名分定從吾好,未許驅馳效執鞭。
分類:
《題梅壇》張異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梅壇》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異。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疏歸來日已西,山中旋制薜蘿衣。
謀身豈為金丹秘,去國應知火祚移。
風露滿林蟬幾蛻,松杉繞屋鶴孤飛。
瓣香仆非公含愿,自有忠誠天地知。
古樹枯藤知幾年,衣冠來此豈徒然。
波濤平地難回首,風雨深山且熟眠。
吾道有靈終用世,此心無愧可通天。
功名分定從吾好,未許驅馳效執鞭。
詩意:
《題梅壇》描繪了一個歸隱山林的志士的心境。詩人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超脫追求,追尋內心寧靜和自我實現的追求。他通過歸隱山林,與自然相融,表達了對世俗榮華的淡漠態度,追求內心的自由與真實。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中歸隱者的生活和心境,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超然態度和追求內心自由的詩意。
首節寫詩人從上表歸來已經日暮西山,表現了他對朝廷事務的疲憊和厭倦。接著描述了他在山中制作薜蘿衣服的情景,薜蘿是一種山野的植物,用來制衣象征著歸隱者簡樸的生活方式。
接下來的幾節表達了詩人對功名追求的否定態度。他認為追求金丹長生的修行不是他的目標,而是應該明白福祚是難以永久存在的。他以自然界的變化和循環來對比人間的功名與榮辱,表達了對功名富貴的淡漠態度。
詩中還表達了對忠誠和真實的追求。詩人認為自己的忠誠和真實并不需要向世人展示,因為天地會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最后幾節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滿足和內心的寧靜。他與自然相融,感受著自然的變化和宇宙的奧秘,認為自己的道路是有靈性的,并且自己的內心不會愧疚,可以通達天地。
整首詩詞展現了詩人追求自由與真實、超脫塵世的心境,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具有典型的宋代歸隱思想和山水田園意境。
“衣冠來此豈徒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méi tán
題梅壇
shàng shū guī lái rì yǐ xī, shān zhōng xuán zhì bì luó yī.
上疏歸來日已西,山中旋制薜蘿衣。
móu shēn qǐ wèi jīn dān mì, qù guó yīng zhī huǒ zuò yí.
謀身豈為金丹秘,去國應知火祚移。
fēng lù mǎn lín chán jǐ tuì, sōng shān rào wū hè gū fēi.
風露滿林蟬幾蛻,松杉繞屋鶴孤飛。
bàn xiāng pū fēi gōng hán yuàn, zì yǒu zhōng chéng tiān dì zhī.
瓣香仆非公含愿,自有忠誠天地知。
gǔ shù kū téng zhī jǐ nián, yì guān lái cǐ qǐ tú rán.
古樹枯藤知幾年,衣冠來此豈徒然。
bō tāo píng dì nán huí shǒu, fēng yǔ shēn shān qiě shú mián.
波濤平地難回首,風雨深山且熟眠。
wú dào yǒu líng zhōng yòng shì, cǐ xīn wú kuì kě tōng tiān.
吾道有靈終用世,此心無愧可通天。
gōng míng fēn dìng cóng wú hǎo, wèi xǔ qū chí xiào zhí biān.
功名分定從吾好,未許驅馳效執鞭。
“衣冠來此豈徒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