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亭上初披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陽亭上初披霧”全詩
朝陽亭上初披霧,水月冉中更枕漢。
竹徑不容周俗駕,桃蹊還泊晉漁舟。
遨頭自愧非元老,濫總師干乏壯猷。
分類:
《游朝陽洞次孫機宜韻》張自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朝陽洞次孫機宜韻》是宋代張自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野年來喜有秋,
行春到處小淹留。
朝陽亭上初披霧,
水月冉中更枕漢。
竹徑不容周俗駕,
桃蹊還泊晉漁舟。
遨頭自愧非元老,
濫總師干乏壯猷。
中文譯文:
青山綠野年復年,我喜歡秋天的到來,
春天行走,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
朝陽亭上初現薄霧,
水中的月亮映襯漢江。
竹徑上不容許世俗的車馬駛過,
桃花小徑上停泊著晉國的漁舟。
我自愧不是元老般智慧卓越,
總管師事業缺乏崇高的理念。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覽朝陽洞的情景,并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對自己身份的反思,表達了一種對時光流轉、年歲更迭的感慨和對傳統價值觀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作為背景,通過描繪春天和秋天的景色,表達了對季節變遷的喜悅。作者以行春的方式游歷,感受到小景物所帶來的美好體驗,這種對自然的敏感和欣賞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
詩中朝陽亭披霧、水中月亮映襯漢江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受。這些景象給人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同時也傳遞了歲月更迭、時光流轉的主題。
詩中還通過對竹徑和桃花小徑的描寫,暗示了對傳統和俗世的反思。竹徑不容周俗駕,表達了對紛繁世俗的抵制和對清凈環境的向往。而桃花小徑上停泊著晉國漁舟,則展示了對古代文人的向往和對古代文化的尊重。
最后兩句詩則是作者對自身身份和人生境遇的反思。作者自稱遨頭,自愧不是元老般智慧卓越,表達了對自己才智的謙遜和對前輩文人的敬仰。濫總師干乏壯猷,則表達了對自己事業不夠有遠見的自責和對壯猷理念的渴望。
總而言之,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和傳統的觀察和反思,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傳統價值觀和個人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展現了作者的感性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朝陽亭上初披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zhāo yáng dòng cì sūn jī yí yùn
游朝陽洞次孫機宜韻
lǜ yě nián lái xǐ yǒu qiū, xíng chūn dào chù xiǎo yān liú.
綠野年來喜有秋,行春到處小淹留。
zhāo yáng tíng shàng chū pī wù, shuǐ yuè rǎn zhōng gèng zhěn hàn.
朝陽亭上初披霧,水月冉中更枕漢。
zhú jìng bù róng zhōu sú jià, táo qī hái pō jìn yú zhōu.
竹徑不容周俗駕,桃蹊還泊晉漁舟。
áo tóu zì kuì fēi yuán lǎo, làn zǒng shī gàn fá zhuàng yóu.
遨頭自愧非元老,濫總師干乏壯猷。
“朝陽亭上初披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