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作甕天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吟作甕天辭”全詩
誰能負甕去,奪我寥天思。
甕破奚有余,甕在奚不足。
吟作甕天辭,摩挲石苔綠。
分類:
《甕天》趙崇鉘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甕天》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趙崇鉘。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甕天
不見甕天人,
但見石上字。
誰能負甕去,
奪我寥天思。
甕破奚有余,
甕在奚不足。
吟作甕天辭,
摩挲石苔綠。
譯文:
無法看見甕天的人,
只見到刻在石頭上的字。
有誰能負起甕去,
奪得我空曠天空的思緒。
甕破了又有什么多余,
甕在那里又有什么不足。
吟詠成了甕天的辭章,
撫摩著青苔覆蓋的石頭。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甕天和石上字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甕天象征著狹隘的視野和受限的思想,而石上的字則象征著智慧和文化的積累。詩人渴望能夠超越狹隘的甕天,追求廣闊無垠的思維空間。他希望有人能負起甕去,擺脫狹隘的束縛,讓他的思緒能夠自由地在遼闊的天空中飛翔。
賞析:
《甕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和追求。甕天與石上字的對比形象鮮明,通過對甕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狹窄局限的厭倦和渴望超越的情感。詩中的“甕破奚有余”和“甕在奚不足”表達了詩人對甕天的不滿,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身局限和欠缺的認識。最后兩句以“吟作甕天辭,摩挲石苔綠”結束,表現了詩人借著吟詠和觸摸石頭上的苔蘚,寄托對自由思考和追求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明確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思想自由和超越狹隘的追求。它呈現了對限制的反思和對自由的向往,同時也啟示讀者要勇于超越現有框架,追求更廣闊的智慧和境界。
“吟作甕天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ng tiān
甕天
bú jiàn wèng tiān rén, dàn jiàn shí shàng zì.
不見甕天人,但見石上字。
shuí néng fù wèng qù, duó wǒ liáo tiān sī.
誰能負甕去,奪我寥天思。
wèng pò xī yǒu yú, wèng zài xī bù zú.
甕破奚有余,甕在奚不足。
yín zuò wèng tiān cí, mā sā shí tái lǜ.
吟作甕天辭,摩挲石苔綠。
“吟作甕天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