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程到此更風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程到此更風雪”全詩
升高但覺少平地,視下方知在半天。
尺垅寸田皆石級,堵墻椽屋即人煙。
客程到此更風雪,聞一禽聲恐杜鵑。
分類:
《道中登嶺》趙汝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道中登嶺》是宋代趙汝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慚愧輕輿寄仆肩,
蛇蟠小徑入層巔。
升高但覺少平地,
視下方知在半天。
尺垅寸田皆石級,
堵墻椽屋即人煙。
客程到此更風雪,
聞一禽聲恐杜鵑。
詩意:
詩人趙汝績在《道中登嶺》中寫道,他自愧身負輕轎,寄托于仆人的雙肩,登上一座崎嶇的山嶺。曲折蜿蜒的小徑引領他攀升至山巔。當他登高遠望時,感覺平坦的大地變得微不足道,視野下方仿佛就在半個天空之中。短短的一段路程,盡是崎嶇不平的石階,一片片小田地和一座座房屋就如同堵墻和椽子,人們的炊煙四起。當客人們來到這里時,更會遭遇風雪的考驗,而他只聽到一種禽鳥的聲音,恐怕是杜鵑的鳴叫。
賞析:
《道中登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登山的情景,展現了作者對山勢和自然景觀的感受。詩中的山嶺被描繪成一條蜿蜒曲折的小徑,曲線的起伏和石級的崎嶇感給人一種攀登的艱辛之感。通過登高遠望,詩人將平坦的大地視為微不足道,形容了山勢之高聳和視野之開闊。而尺垅寸田的描繪則進一步突出了山巒的雄偉和險峻。通過描寫堵墻椽屋即人煙,詩人展現了山中的人煙稀少,山中的寧靜和幽僻,與外界的喧囂和繁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后,詩人以風雪和杜鵑的形象襯托了登山的艱辛和孤獨,以及對旅途中尋常事物的關注和珍惜之情。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描繪了登山的艱辛和壯麗景色,通過對山勢、人煙和自然聲音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感悟和思考,同時也表達了旅途中的孤獨和對微小事物的關注。
“客程到此更風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zhōng dēng lǐng
道中登嶺
cán kuì qīng yú jì pū jiān, shé pán xiǎo jìng rù céng diān.
慚愧輕輿寄仆肩,蛇蟠小徑入層巔。
shēng gāo dàn jué shǎo píng dì, shì xià fāng zhī zài bàn tiān.
升高但覺少平地,視下方知在半天。
chǐ lǒng cùn tián jiē shí jí, dǔ qiáng chuán wū jí rén yān.
尺垅寸田皆石級,堵墻椽屋即人煙。
kè chéng dào cǐ gèng fēng xuě, wén yī qín shēng kǒng dù juān.
客程到此更風雪,聞一禽聲恐杜鵑。
“客程到此更風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