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滌山頭一振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滌山頭一振衣”全詩
至今翠箬丹砂隱,夜半浮光古洞飛。
分類:
《秋日謁清臣宗叔紀洞霄景二首》趙汝普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謁清臣宗叔紀洞霄景二首》是宋代詩人趙汝普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秋日謁清臣宗叔紀洞霄景二首
大滌山頭一振衣,
仙人曾向此幽棲。
至今翠箬丹砂隱,
夜半浮光古洞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日謁見清官宗叔紀洞霄的景色為主題,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贊美和對仙境般美景的向往。
首先,作者描述了大滌山山頭的景色。大滌山是一個山峰的名稱,作者一振衣,意味著他抖去塵埃,準備迎接清官宗叔紀洞霄的到來。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這個清官的崇敬之情。
接著,作者提到仙人曾經在這個地方修行。仙人是神話中具有仙人身份的人物,修道成仙,尋求長生不老的境界。仙人選擇在這個幽靜的地方修行,說明此地的環境優美,有著仙境般的特質。
然后,作者描述了至今,翠箬(一種綠色的竹子)和丹砂(一種紅色的礦物)隱匿在山間。這里,翠箬和丹砂被用作隱喻,表示山間的景色依然美麗,但并不顯露于外,需要細心觀察才能發現。這種隱匿的美景給人一種神秘感和探索的沖動。
最后,作者描繪了夜半時分,浮光在古洞中飛舞的景象。這里的浮光可以理解為靈光或仙氣,古洞則是仙人修行的所在地。這句描寫增添了詩中的神秘色彩和超凡意境,使讀者產生對仙境的遐想和向往。
整首詩通過對山頭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清官宗叔紀洞霄的崇敬,展示了山水之美和仙境的神秘氛圍,引發讀者對自然美和超越凡俗的追求。同時,通過對夜半浮光古洞飛的描寫,使詩中的景色更加生動,讀者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境之中。整首詩給人以寧靜、神秘的感覺,體現了宋代山水詩的特色。
“大滌山頭一振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yè qīng chén zōng shū jì dòng xiāo jǐng èr shǒu
秋日謁清臣宗叔紀洞霄景二首
dà dí shān tóu yī zhèn yī, xiān rén céng xiàng cǐ yōu qī.
大滌山頭一振衣,仙人曾向此幽棲。
zhì jīn cuì ruò dān shā yǐn, yè bàn fú guāng gǔ dòng fēi.
至今翠箬丹砂隱,夜半浮光古洞飛。
“大滌山頭一振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