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逕木扶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逕木扶疎”全詩
一官塵坎璮,三逕木扶疎。
童返還知白,身輕繼寢虛。
道傳傳便得,元乏枕中書。
分類:
《游洞霄》趙汝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洞霄》是宋代詩人趙汝唫的作品。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昨日始騎驢,今朝共跨魚。
一官塵坎璮,三逕木扶疏。
童返還知白,身輕繼寢虛。
道傳傳便得,元乏枕中書。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人生旅程中的感慨和思考。詩的意境充滿了詩人對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詩的第一句"昨日始騎驢,今朝共跨魚",描繪了詩人從過去的騎驢之旅到如今共同乘坐船只穿越的情景。這里的"騎驢"和"跨魚"可以理解為不同的交通工具,也可以象征著過去和現在的不同經歷和境遇。
接下來的兩句"一官塵坎璮,三逕木扶疏",通過描繪官場的塵土和荊棘,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紛擾和官場艱辛的感嘆。詩人可能曾在官場歷練,體會到其中的艱辛和不易。
第四句"童返還知白,身輕繼寢虛",表達了詩人對童年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世界的疲憊之情。詩人希望能夠回到童年時代的純真和無憂無慮,與此同時,詩人也感嘆自己身心的疲憊和對虛幻世界的追求。
最后兩句"道傳傳便得,元乏枕中書",表達了詩人對道德和智慧傳承的重要性的思考。詩人認為,通過學習和傳承道德智慧,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和世界的真理。然而,詩人感嘆自己對知識的匱乏和對書本學問的渴望。
整首詩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現實和理想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世俗紛擾的反思。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以及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經歷的描繪,營造出了一種意境,引發讀者對人生、時光和價值的思考。
“三逕木扶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dòng xiāo
游洞霄
zuó rì shǐ qí lǘ, jīn zhāo gòng kuà yú.
昨日始騎驢,今朝共跨魚。
yī guān chén kǎn tǎn, sān jìng mù fú shū.
一官塵坎璮,三逕木扶疎。
tóng fǎn huán zhī bái, shēn qīng jì qǐn xū.
童返還知白,身輕繼寢虛。
dào chuán chuán biàn dé, yuán fá zhěn zhōng shū.
道傳傳便得,元乏枕中書。
“三逕木扶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