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與農胥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兵與農胥賴”全詩
群侯肆兼并,井田隨破壞。
經界紊其坊,曷所辨中外。
三王化邈矣,五霸迭相代。
仲父作內政,兵與農胥賴。
列辟已無周,重俾宗且戴。
偉哉九合功,愿執鞭相待。
分類:
《擬古二首》趙友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趙友直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擬古二首
圣王創立制,先務正經界。
群侯肆兼并,井田隨破壞。
經界紊其坊,曷所辨中外。
三王化邈矣,五霸迭相代。
仲父作內政,兵與農胥賴。
列辟已無周,重俾宗且戴。
偉哉九合功,愿執鞭相待。
詩詞的中文譯文:
擬古二首
圣王建立制度,首先注重正義的界限。
諸侯紛紛并兼,井田制隨之破壞。
界限混亂,不知道內外的區分。
三代圣王的化德之道已經遙遠,五霸相繼代替。
太公負責內政,軍隊和農民都依賴他。
列侯已經沒有了周公的風范,他們只重視自己的封爵。
偉大啊,九合之功!愿意執掌鞭子來輔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擬古的形式,表達了對于當時政治亂象的憂慮和對于理想政治的向往。
詩的開頭提到圣王(指古代的圣明君主)建立制度的重要性,強調了正義的界限對于社會秩序的維護的重要性。然而,接下來詩中描述了諸侯們的權力爭奪和井田制度的破壞,導致了社會秩序的混亂。作者進一步抱怨,界限被打亂,不再清楚區分內外的界線。
接著,詩中提到了古代的三代圣王(指堯、舜、禹)和五霸(指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暗示著這種理想政治的狀態已經遙遠,被取而代之的是各個時期的霸主統治。
然后,詩中出現了太公(指太公望,也就是周文王的父親)的形象,稱贊他在內政方面的才能,軍隊和農民都依賴他的治理。與此同時,作者對于列侯們的行為表示不滿,認為他們只追求個人的封爵,缺乏周公的風范和為國家著想的精神。
最后,詩中以贊美的語調表達了對于九合之功的敬佩,愿意執鞭來輔佐,表達了對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對于為公眾利益奉獻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古代政治理想和當時社會現實的對比,表達了對于社會秩序和政治道德的關切,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對于為人民服務的熱忱。
“兵與農胥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èr shǒu
擬古二首
shèng wáng chuàng lì zhì, xiān wù zhèng jīng jiè.
圣王創立制,先務正經界。
qún hóu sì jiān bìng, jǐng tián suí pò huài.
群侯肆兼并,井田隨破壞。
jīng jiè wěn qí fāng, hé suǒ biàn zhōng wài.
經界紊其坊,曷所辨中外。
sān wáng huà miǎo yǐ, wǔ bà dié xiāng dài.
三王化邈矣,五霸迭相代。
zhòng fù zuò nèi zhèng, bīng yǔ nóng xū lài.
仲父作內政,兵與農胥賴。
liè pì yǐ wú zhōu, zhòng bǐ zōng qiě dài.
列辟已無周,重俾宗且戴。
wěi zāi jiǔ hé gōng, yuàn zhí biān xiāng dài.
偉哉九合功,愿執鞭相待。
“兵與農胥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