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重桂林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霜重桂林寒”全詩
更謁麒麟殿,重簪獬豸冠。
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
別后頭堪白,時時鏡里看。
分類:
作者簡介(張謂)
張謂(?--777年) 字正言,河內(今河南泌陽縣)人,唐代。天寶二年登進士第,乾元中為尚書郎,大歷年間潭州刺史,后官至禮部侍郎,三典貢舉。其詩辭精意深,講究格律,詩風清正,多飲宴送別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歸上都》等,其中以《早梅》為最著名,《唐詩三百首》各選本多有輯錄。“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寫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詩一卷。
《送韋侍御赴上都》張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韋侍御赴上都
辭別天朝,前往上都,
天子選拔臣子之難。
再次參見麒麟殿,
戴上重珍冠冕獬豸。
月明下湘江之夜,
霜重包裹桂林之寒。
分別之后,頭發能否依舊呈白,
每每照鏡自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張謂在送別韋侍御前往上都的時候寫的。詩人表達了送別之情和對韋侍御前程的祝福。
詩的第一句“天朝辟書下,風憲取才難”,表達了唐朝選拔官員的嚴苛和選拔官員的難度。詩人在此表達自己對韋侍御的贊賞和祝愿他能夠在上都被選拔。
詩的第二句“更謁麒麟殿,重簪獬豸冠”,描繪了韋侍御再次前往上都參見皇帝,戴上重重的珍貴冠冕。這句話表達了韋侍御的尊貴地位和他在上都的使命。
詩的第三句“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通過描繪湘江之夜的美景,詩人表達了對韋侍御前路的寒冷和艱難的祝福。
詩的最后兩句“別后頭堪白,時時鏡里看”,表達了詩人對韋侍御在上都的時光流逝和發絲逐漸變白的憂慮。他說無論韋侍御多久不見,他都擔心韋侍御的發白。這句話體現了作者對韋侍御的深厚友誼和對他前程的關切。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平易近人的語言,表達了送別的情感和祝福,展示了詩人溫情的一面,同時也體現了唐代的政治和社會背景。
“霜重桂林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éi shì yù fù shàng dōu
送韋侍御赴上都
tiān cháo pì shū xià, fēng xiàn qǔ cái nán.
天朝辟書下,風憲取才難。
gèng yè qí lín diàn, zhòng zān xiè zhì guān.
更謁麒麟殿,重簪獬豸冠。
yuè míng xiāng shuǐ yè, shuāng zhòng guì lín hán.
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
bié hòu tou kān bái, shí shí jìng lǐ kàn.
別后頭堪白,時時鏡里看。
“霜重桂林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