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壺嶠草樹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依依壺嶠草樹變”全詩
依依壺嶠草樹變,藹藹海門煙火微。
日腳下時一雁度,風頭起處雙鴉歸。
卻擁殘爐撥灰坐,冷暖世途空險巇。
分類:
《綠野亭》鄭伯玉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綠野亭》是宋代詩人鄭伯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走出煙村,人煙稀少;
江天之上,落下威嚴的寒意。
綠草和樹木在壺嶠依依變幻,
海門上空,煙火微弱藹藹。
太陽的腳下,時而有一只雁飛過,
風起的地方,兩只烏鴉迎風而歸。
我卻圍著殘爐,撥動著灰燼坐著,
在冷暖的世途上,空空地面對險阻。
詩意:
《綠野亭》以景物描寫和自我表白的方式,抒發了詩人對人世間冷暖和險阻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煙村、江天、壺嶠、海門等景物,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變幻,與此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寒意和威嚴,暗示著人世間的無常和艱難。詩人以雁和烏鴉的形象,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歸宿。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世間坎坷之際,仍然堅守本心,面對冷暖世途,空空地感嘆著險阻的存在。
賞析:
《綠野亭》通過景物描寫和寓情于景的手法,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世間的思考。詩中的煙村、江天、壺嶠、海門等景物形象鮮明,給人以直觀的感受,同時也蘊含了深刻的寓意。煙村的人煙稀少、江天上的寒意、壺嶠和海門的景色變幻,都暗合著人生的無常和變化。詩中的雁和烏鴉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歸宿,表達了對人世間無常的領悟。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世間的坎坷和險阻中,仍然保持著內心的堅守和冷靜,不為外物所動,深刻地反思著世間的冷暖和險阻。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抒發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人生和世間的思考。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寓意地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世間的艱辛,同時也表達出對堅守本心和面對險阻的深刻思考。《綠野亭》是一首具有哲理性質的詩詞作品,通過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引發讀者對生命和人世間的思考和共鳴。
“依依壺嶠草樹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ǜ yě tíng
綠野亭
lù chū yān cūn sú jià shǎo, jiāng tiān luò mò zēng hán wēi.
路出煙村俗駕少,江天落莫憎寒威。
yī yī hú jiào cǎo shù biàn, ǎi ǎi hǎi mén yān huǒ wēi.
依依壺嶠草樹變,藹藹海門煙火微。
rì jiǎo xià shí yī yàn dù, fēng tou qǐ chù shuāng yā guī.
日腳下時一雁度,風頭起處雙鴉歸。
què yōng cán lú bō huī zuò, lěng nuǎn shì tú kōng xiǎn xī.
卻擁殘爐撥灰坐,冷暖世途空險巇。
“依依壺嶠草樹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