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暮藹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湘江暮藹收”全詩
鴻鳴沙渚夜,葉脫洞庭秋。
霜竹千叢密,風弦一曲愁。
獨醒人不見,西岸水悠悠。
分類:
《湘江秋夕》鄭蒨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湘江秋夕》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鄭蒨。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岳麓長云合,湘江暮藹收。
鴻鳴沙渚夜,葉脫洞庭秋。
霜竹千叢密,風弦一曲愁。
獨醒人不見,西岸水悠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湘江秋天傍晚的景色和情感。岳麓山上的濃云聚集在一起,湘江在日落時分變得昏暗。夜晚里,天空中響起鴻雁的鳴叫聲,而洞庭湖的樹葉也在秋風中脫落。竹林被霜覆蓋,密密麻麻。一曲凄涼的弦樂聲在風中響起,給人一種憂愁的感覺。詩人獨自清醒,但無人相伴,只有湘江的水在西岸靜靜流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來表達對秋天的感受。詩人以岳麓山和湘江作為背景,通過描寫云、河、湖、竹等元素,展現出秋天的景色和氛圍。岳麓山上的長云和暮色下的湘江交相輝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凄美的氛圍。
詩中的鴻雁鳴叫和洞庭湖上的樹葉脫落,暗示著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流轉。竹林被霜覆蓋,形成千叢密集的景象,給人以寒冷和蕭瑟之感。而風弦一曲愁,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傷之情。
最后兩句“獨醒人不見,西岸水悠悠”,表現了詩人獨自清醒的狀態,卻無人可與分享內心的感受。水在西岸緩緩流淌,給人以悠遠和空靈之感。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情感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思索和情感的抒發。
“湘江暮藹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jiāng qiū xī
湘江秋夕
yuè lù cháng yún hé, xiāng jiāng mù ǎi shōu.
岳麓長云合,湘江暮藹收。
hóng míng shā zhǔ yè, yè tuō dòng tíng qiū.
鴻鳴沙渚夜,葉脫洞庭秋。
shuāng zhú qiān cóng mì, fēng xián yī qǔ chóu.
霜竹千叢密,風弦一曲愁。
dú xǐng rén bú jiàn, xī àn shuǐ yōu yōu.
獨醒人不見,西岸水悠悠。
“湘江暮藹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