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到方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日到方知”全詩
昔人吟不盡,今日到方知。
地僻寒來早,高山月上遲。
池邊老修竹,曾映董生幃。
分類:
《題度門院》周承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度門院》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周承勛。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才剛進入度門寺,
就先觀賞了覺范的詩。
昔日的人吟詠不盡,
直到今天才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意境。
這個地方偏僻,寒冷的季節來得早,
高山上的月亮升起較晚。
池塘邊上有一叢老修竹,
曾經反映過董生的幃帳。
詩意:
這首詩以度門寺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初到此地,通過觀賞覺范的詩作,對過去的文人墨客的詩詞創作有了更深的體會和理解。詩人通過描繪寒冷而偏僻的環境,以及山間月色的變化,表達了自己對詩歌藝術的追求和對美的感悟。另外,詩中提到的池塘邊的老修竹曾經映照過董生的幃帳,可能是對歷史人物和他們的作品的致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出度門寺的環境和景色,同時展示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詩中的覺范是宋代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詩作在當時非常有影響力,因此詩人在觀賞他的詩作時感到敬佩和受啟發。詩人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繪,如偏僻的地方、寒冷的季節和高山的月亮,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寂寥的氛圍,與詩中對詩意的追求相呼應。
詩人提到的池塘邊的老修竹,可能是指在度門寺的庭院中有一叢歷經歲月的竹子。這里還提到竹子曾經映照過董生的幃帳,董生可能是指古代文人董思恭。這一句可能是對歷史人物和他們的作品的致敬,也表達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歷史的思考。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度門寺環境和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詩歌藝術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展示了他對覺范等前人詩人的敬佩和學習。同時,通過對寂靜孤寂環境的描繪,詩詞還傳遞了一種寧靜和思考的氛圍。
“今日到方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ù mén yuàn
題度門院
cái rù dù mén sì, xiān guān jué fàn shī.
才入度門寺,先觀覺范詩。
xī rén yín bù jìn, jīn rì dào fāng zhī.
昔人吟不盡,今日到方知。
dì pì hán lái zǎo, gāo shān yuè shàng chí.
地僻寒來早,高山月上遲。
chí biān lǎo xiū zhú, céng yìng dǒng shēng wéi.
池邊老修竹,曾映董生幃。
“今日到方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