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月上不知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因月上不知還”全詩
老僧長揖歸方丈,只有鐘聲送出山。
分類: 步月
《游廬山南阜步月回寓館》周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廬山南阜步月回寓館》是宋代周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進入山中無法體會寧靜,
不因月亮上升而不知歸還。
老僧恭敬地回到方丈,
只有鐘聲送他離開山脈。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周登在廬山南阜漫步的情景。詩中表達了作者在山中游玩的愉悅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作者感受到了山中的寧靜和閑適,也感嘆了月亮的升起和自然規律的運行。最后,老僧回到寺廟的方丈,只有鐘聲陪伴著他離開山脈,使人產生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廬山南阜的景色和自然元素,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中的“山中”和“月上”象征著離塵不離世的境界,作者在山中感受到的寧靜和閑適使他對自然產生了更深的感悟。作者用“老僧長揖歸方丈”這一形象描繪了回歸寺廟的場景,表達了對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對宗教信仰的向往。最后一句“只有鐘聲送出山”則表達了離開山脈時的寧靜和祥和,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整首詩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山水與自然的描繪,以及對禪宗文化的借喻,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和諧的境界。同時,詩中運用了意象的對比,使作品更具感染力,讀者在閱讀中不禁會產生對山水、月亮和鐘聲的共鳴,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與無限。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禪宗文化的追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不因月上不知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ú shān nán fù bù yuè huí yù guǎn
游廬山南阜步月回寓館
bù rù shān zhōng bù shí xián, bù yīn yuè shàng bù zhī hái.
不入山中不識閑,不因月上不知還。
lǎo sēng cháng yī guī fāng zhàng, zhǐ yǒu zhōng shēng sòng chū shān.
老僧長揖歸方丈,只有鐘聲送出山。
“不因月上不知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