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清寒山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凄清寒山景”全詩
秋風引歸夢,昨夜到汝潁。
近寺聞鐘聲,映陂見樹影。
所思何由見,東北徒引領。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郊行寄杜位》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行寄杜位
崷崒空城煙,凄清寒山景。
秋風引歸夢,昨夜到汝潁。
近寺聞鐘聲,映陂見樹影。
所思何由見,東北徒引領。
詩詞的中文譯文:
郊外行走寄給杜位
陡峭的空城上升起煙霞,寒山景色凄清。
秋風引導著我的思念回歸夢境,昨夜我夢游到了汝潁。
靠近廟宇聽見鐘聲,湖邊映著樹影。
我的思念如何才能尋覓到,只能徒步向東北引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寫的一首描述自然景色和思念之情的詩詞。在郊外行走時,他看到了一座空曠的城市冒著稀薄的煙霧,寒山景色凄清而寂寥。秋風吹送著他的思念,讓他回想起昨夜在汝潁(古代河流名)流連的夢境。
他接著描述了近處的廟宇鐘聲和湖邊倒映著的樹影,這些景色都引發了他更深的思緒,但他猶不得其解,只能徒步向東北方向前行,希望找到思念的出處。
整首詩意境幽雅,表達了詩人孤獨思念的情感,既有對自然景色的真實描寫,又有對內心感受的表白。通過對外部環境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追尋的渴望。詩中的景物與思念交織在一起,既表達了思念之情,又增添了詩意的深度和內涵。
“凄清寒山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xíng jì dù wèi
郊行寄杜位
qiú zú kōng chéng yān, qī qīng hán shān jǐng.
崷崒空城煙,凄清寒山景。
qiū fēng yǐn guī mèng, zuó yè dào rǔ yǐng.
秋風引歸夢,昨夜到汝潁。
jìn sì wén zhōng shēng, yìng bēi jiàn shù yǐng.
近寺聞鐘聲,映陂見樹影。
suǒ sī hé yóu jiàn, dōng běi tú yǐn lǐng.
所思何由見,東北徒引領。
“凄清寒山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