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將語默呈師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難將語默呈師也”全詩
難將語默呈師也,只在尋常語默中。
分類:
《答講僧》朱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講僧》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朱炎。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大不須先后覺,
六根還向用時空。
難將語默呈師也,
只在尋常語默中。
詩意:
這首詩探討了心靈與言語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在修行中的困境。作者表達了一種觀念,即四大(指地、水、火、風)并不需要先覺悟才能體驗到,而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在使用時卻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作者認為很難將默默的修行經驗傳達給他人,因為這種經驗只存在于平凡的日常中。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禪宗思想中的一個關鍵觀念:言語無法真正表達內心體驗。朱炎通過四大和六根的象征,強調了人們對于世界的感知和體驗是通過身體和感官來實現的。然而,這種感知又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能完全展現內心的修行體驗。
詩中的"四大"指的是佛教中對于世界的構成要素的描述,即地、水、火、風。"六根"則指的是人體的六個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意。作者認為,這些感官只有在使用時才能真正體驗到世界,而默默修行的經驗無法通過言語傳達給他人。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一種無言的修行境界。作者認為真正的修行經驗只存在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需要通過默默的自我修煉來實現。這種修行境界難以用語言表達,無法通過言辭向他人交流。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人們才能真正體驗到內心的修行之道。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禪宗思想中對于言語的限制和修行的默默進行的深刻理解。作者通過象征和隱喻的手法,巧妙地描繪了內心體驗的難以言傳和修行的內在性質。
“難將語默呈師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jiǎng sēng
答講僧
sì dà bù xū xiān hòu jué, liù gēn hái xiàng yòng shí kōng.
四大不須先后覺,六根還向用時空。
nán jiāng yǔ mò chéng shī yě, zhī zài xún cháng yǔ mò zhōng.
難將語默呈師也,只在尋常語默中。
“難將語默呈師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