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名遭巧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矜名遭巧譖”全詩
矜名遭巧譖,晦跡喜深潛。
昔慕狂為圣,今師智養恬。
優游無一事,不覺歲時淹。
分類:
《吏隱宜春郡詩十首》祖無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吏隱宜春郡詩十首》是宋代祖無擇創作的一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吏隱宜春郡,窮通嬾更占。
矜名遭巧譖,晦跡喜深潛。
昔慕狂為圣,今師智養恬。
優游無一事,不覺歲時淹。
中文譯文:
宜春郡是吏隱的地方,無論貧窮還是富貴都無所謂。
雖然自己的名聲受到了別人的誣陷,但喜歡隱藏自己的行跡。
過去向往狂妄的人以為是圣人,現在學習智者培養內心的寧靜。
我自在地游蕩,沒有任何事情能困擾我,不知不覺中歲月悠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祖無擇對官場生活的看法和自己的生活態度。作者在宜春郡擔任吏職,無論貧窮還是富貴,他都不在乎。他欣然接受了一種隱逸的生活方式,喜歡隱藏自己的行跡,追求內心的寧靜。他借對過去狂妄人的向往和對智者的學習,表達了自己追求淡泊名利、超脫塵世的心態。他自由自在地游蕩,不受外界瑣事的困擾,不知不覺中歲月悠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漠態度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心境變化,作者抒發了自己對狂妄與智慧的思考和體悟。詩中的宜春郡和吏隱象征著官場和隱逸的生活方式,通過對吏隱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整首詩詞以自然、淡泊的意境貫穿,表達了作者對超脫塵世、追求內心寧靜的追求和向往。這種追求自由與寧靜的心境也是中國古代文人士人常常追求的精神境界,體現了傳統文化中隱逸思想的一面。
“矜名遭巧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yǐn yí chūn jùn shī shí shǒu
吏隱宜春郡詩十首
lì yǐn yí chūn jùn, qióng tōng lǎn gèng zhàn.
吏隱宜春郡,窮通嬾更占。
jīn míng zāo qiǎo zèn, huì jī xǐ shēn qián.
矜名遭巧譖,晦跡喜深潛。
xī mù kuáng wèi shèng, jīn shī zhì yǎng tián.
昔慕狂為圣,今師智養恬。
yōu yóu wú yī shì, bù jué suì shí yān.
優游無一事,不覺歲時淹。
“矜名遭巧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