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聲慙遂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政聲慙遂霸”全詩
政聲慙遂霸,文藻謝嚴徐。
使節分銅虎,仙廬秘石渠。
君恩殊未報,不敢賦歸歟。
分類:
《吏隱宜春郡詩十首》祖無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吏隱宜春郡詩十首》
吏隱宜春郡,素飱誠有余。
政聲慙遂霸,文藻謝嚴徐。
使節分銅虎,仙廬秘石渠。
君恩殊未報,不敢賦歸歟。
中文譯文:
官員隱居在宜春郡,平淡的生活已經足夠滿足。
政績使我自愧不如偉大的霸主,文采謝絕了嚴嵩和徐階的輝煌。
使節們分配銅制的虎符,仙廬隱藏在石渠之間。
君主的恩德我尚未報答,不敢將這些感慨寫成詩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祖無擇創作的,表達了作者隱居宜春郡的心境和感慨。詩中的吏隱指的是官員退隱,不再從政而過上平凡的生活。作者對自己的隱居生活感到滿足,認為平淡的素飱已經足夠。與此同時,他也自愧不如輝煌的霸主,感到自己的政績黯然失色。文采方面,他謙遜地說自己不及嚴嵩和徐階那樣輝煌。詩中提到的使節分配銅虎符,是指高官分發給屬下的重要文書,而仙廬秘石渠則暗指隱居的地方是一個隱秘而美麗的住所。最后,作者表達了對君主恩德的感激之情,但他覺得自己尚未能夠報答君恩,因而不敢將這些感慨寫成詩篇。
整首詩表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自省,同時也展現了對政績和文采的謙遜態度,以及對君主的感激之情。通過對吏隱生活的描寫,作者傳達了一種追求寧靜和內心平和的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思考和感受,展現了宋代士人的隱逸情懷。
“政聲慙遂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yǐn yí chūn jùn shī shí shǒu
吏隱宜春郡詩十首
lì yǐn yí chūn jùn, sù sūn chéng yǒu yú.
吏隱宜春郡,素飱誠有余。
zhèng shēng cán suì bà, wén zǎo xiè yán xú.
政聲慙遂霸,文藻謝嚴徐。
shǐ jié fēn tóng hǔ, xiān lú mì shí qú.
使節分銅虎,仙廬秘石渠。
jūn ēn shū wèi bào, bù gǎn fù guī yú.
君恩殊未報,不敢賦歸歟。
“政聲慙遂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